《鐵道車輛文物展示館》台灣火車發展史 帶動經濟發展

文╱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2019.05.13
3700觀看次
字級
鐵道車輛文物展示館全景。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苗栗機務分駐所主任鄧聖文導覽鐵道文物發展歷史。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TR型轉向架的鋼板彈簧。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台鐵柴電機車S405號。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台鐵柴電機車R6號。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CT152號蒸汽機車。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CT152蒸汽火車的帶動輪。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鄧聖文解說TR型轉向架橡皮彈簧架。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早期行駛台東至花蓮的五分軌客車。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早期五分軌鐵路。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各型鋼軌斷面及扣件展示。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鄧聖文說明投煤測驗規則。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台鐵木造客車25TPK2053三等客守車。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SL331台灣糖業公司保有的機車,1935年由日本車輛製造。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台鐵蒸汽火車CT273型,在台東縣池上鄉奔馳。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台糖鐵路巡道、公務車254號,台糖虎尾糖廠1962年製造,使用汽油引擎。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阿里山高級客車SPC2號。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阿里山蒸汽機車28號。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文與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台鐵苗栗鐵道車輛文物展示館,位於台鐵苗栗機務分駐所旁,展示內容宛如台灣鐵道車輛發展史。苗栗機務分駐所主任鄧聖文表示,1908年台灣鐵路山線全線開通後,為確保鐵路運輸安全,在西部幹線鐵路下行列車陡坡之起點,苗栗站前東南側成立苗栗機關庫,負責蒸汽機車保養及司機員養成;鼎盛時期,機車及司機員行駛轄區涵蓋西部幹線。

1935年台灣中部發生大地震,苗栗機關庫受到損毀。為了台灣經濟命脈,機關庫於1937年在苗栗後站西南側重建完成。1978年十大建設鐵路西線電氣化逐段完工,以蒸汽為牽引列車動力機車逐漸被淘汰,因此,苗栗機務段不再辦理蒸汽機車維修保養業務。

鄧聖文說,1998年台鐵計畫把閒置的苗栗機關庫改為鐵道文化資產設置地點,1999年6月10日,台鐵苗栗鐵道車輛文物展示館終於落成。

鄧聖文指出,鐵道車輛文物展示館,有系統展示16輛機車與車輛;包含阿里山及台糖蒸汽機車柴電機車、木造客車,窄軌機客車與車輛轉向架及零組件等,讓參訪者了解鐵道文化對台灣經濟影響力。

苗栗鐵道文物館展示內容如下:

一、台鐵木造客車25TPK2053三等客守車

不同於一般鋁鐵、玻璃纖維製的車廂,木造客車廂由日本車輛製造會社製造,從1961至1996年止,歷經35年後停用,到1999年台鐵局再編列經費修復,成為展示館的焦點。

木造客車有64個座位,車廂配備有百葉窗、5個電風扇,另有暸望台設備,可以讓旅客觀賞鐵路沿線風光,專門行駛台灣西部幹線,在1961年時改為工程宿營車,因為造型特殊,經鐵路局修護後,列為文物保存。

二、台鐵柴電機車S405號

S405型機車頭是美國G.M公司在1969年製造,行駛至1997年後停用,1999年修復,當時因為受限機車頭動力較小,所以這類型的機車頭(編號S開頭)只有在區間列車或是調車場調度使用,在七堵駝峰調車場就可以見到這一類型機車頭。

這一類型機車頭由柴油引擎為原動力,啟動後帶動發電機牽引車輛,在鐵路電氣化未實施前,此類型是台灣鐵路主流機車頭,至今還可以見到相同類型(R型)機車頭在牽引貨物車輛或是軍列裝備。

三、台鐵柴電機車R6號

柴電機車頭原理是利用柴油引擎原動,由德國MAN公司授權生產的V6V 22/30mAuL型柴油引擎,連續額定出力可達1420HP,主要行駛西部大型幹線用柴電機車,屬於客貨兩用列車。

四、CT152號蒸汽機車

CT152係由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會社承製,1918年製造,在1920年至1930年代,牽引旅客列車主力機種,當時也是台鐵單一型式最多的蒸汽機車。

CT152號蒸汽機車,用途於旅客列車西部幹線及山線輔助機,機車頭特色為車輪直徑大、速度快,有煤水車配置,行程可行駛長途,機車頭配有除煙板,避免空氣影響旅客,提升服務品質,於1978年停用。

鄧聖文指出,對於還可以運行的蒸汽機車頭,台鐵局目前仍積極保養中,每年都會在特定時間、路段運行,並開放民眾體驗古老的蒸汽火車旅行。

五、TR型轉向架

轉向架在柴油火車運行時,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火車設備,轉向架由義大利Socimi公司製造,避震系統可分為圓筒橡皮彈簧、鋼板彈簧,圓筒形橡皮彈簧,當初設計,會因旅客上下車人數而自動調整充氣壓力,達到讓旅客搭乘坐的舒適度,是早年火車客車廂非常重要的設備。

六、鐵軌軌距的區別

台灣鐵路歷經清末、日本、國民政府,已經是百年交通運輸行業,台灣光復後,鐵路局接收日本政府所遺留下來的鐵路運輸設施。當時鐵路局為了讓全國的鐵路軌距一致,所以西部幹線鐵路軌距是沿用日本政府留下的「七分軌」。

鐵軌軌距國際標準軌是1.435公尺,七分軌是1.067公尺,五分軌則是0.762公尺,目前台灣主要幹線都是「七分軌」,五分軌鐵路則保留台糖及阿里山鐵路二處。

七、投煤訓練場

投煤訓練場就是要訓練機務工在蒸汽火車運行時,達到準確的投煤量,在燒煤過程才能產生平均動力,所以投煤訓練是非常嚴格的,要成為這類型火車的機務工,技術考試必須及格。

鄧聖文指出,因為台鐵局還有幾輛蒸汽火車機車頭,保養得宜,且尚在運行中,目前投煤訓練場還在使用,深具參觀價值。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