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道車輛文物展示館》台灣火車發展史 帶動經濟發展 文╱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2019.05.13 語音朗讀 380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鐵道車輛文物展示館全景。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苗栗機務分駐所主任鄧聖文導覽鐵道文物發展歷史。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TR型轉向架的鋼板彈簧。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台鐵柴電機車S405號。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台鐵柴電機車R6號。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CT152號蒸汽機車。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CT152蒸汽火車的帶動輪。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鄧聖文解說TR型轉向架橡皮彈簧架。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早期行駛台東至花蓮的五分軌客車。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早期五分軌鐵路。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各型鋼軌斷面及扣件展示。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鄧聖文說明投煤測驗規則。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台鐵木造客車25TPK2053三等客守車。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SL331台灣糖業公司保有的機車,1935年由日本車輛製造。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台鐵蒸汽火車CT273型,在台東縣池上鄉奔馳。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台糖鐵路巡道、公務車254號,台糖虎尾糖廠1962年製造,使用汽油引擎。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阿里山高級客車SPC2號。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阿里山蒸汽機車28號。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文與圖/人間社記者邱乾海、黎維桂 台鐵苗栗鐵道車輛文物展示館,位於台鐵苗栗機務分駐所旁,展示內容宛如台灣鐵道車輛發展史。苗栗機務分駐所主任鄧聖文表示,1908年台灣鐵路山線全線開通後,為確保鐵路運輸安全,在西部幹線鐵路下行列車陡坡之起點,苗栗站前東南側成立苗栗機關庫,負責蒸汽機車保養及司機員養成;鼎盛時期,機車及司機員行駛轄區涵蓋西部幹線。 1935年台灣中部發生大地震,苗栗機關庫受到損毀。為了台灣經濟命脈,機關庫於1937年在苗栗後站西南側重建完成。1978年十大建設鐵路西線電氣化逐段完工,以蒸汽為牽引列車動力機車逐漸被淘汰,因此,苗栗機務段不再辦理蒸汽機車維修保養業務。 鄧聖文說,1998年台鐵計畫把閒置的苗栗機關庫改為鐵道文化資產設置地點,1999年6月10日,台鐵苗栗鐵道車輛文物展示館終於落成。 鄧聖文指出,鐵道車輛文物展示館,有系統展示16輛機車與車輛;包含阿里山及台糖蒸汽機車柴電機車、木造客車,窄軌機客車與車輛轉向架及零組件等,讓參訪者了解鐵道文化對台灣經濟影響力。 苗栗鐵道文物館展示內容如下: 一、台鐵木造客車25TPK2053三等客守車 不同於一般鋁鐵、玻璃纖維製的車廂,木造客車廂由日本車輛製造會社製造,從1961至1996年止,歷經35年後停用,到1999年台鐵局再編列經費修復,成為展示館的焦點。 木造客車有64個座位,車廂配備有百葉窗、5個電風扇,另有暸望台設備,可以讓旅客觀賞鐵路沿線風光,專門行駛台灣西部幹線,在1961年時改為工程宿營車,因為造型特殊,經鐵路局修護後,列為文物保存。 二、台鐵柴電機車S405號 S405型機車頭是美國G.M公司在1969年製造,行駛至1997年後停用,1999年修復,當時因為受限機車頭動力較小,所以這類型的機車頭(編號S開頭)只有在區間列車或是調車場調度使用,在七堵駝峰調車場就可以見到這一類型機車頭。 這一類型機車頭由柴油引擎為原動力,啟動後帶動發電機牽引車輛,在鐵路電氣化未實施前,此類型是台灣鐵路主流機車頭,至今還可以見到相同類型(R型)機車頭在牽引貨物車輛或是軍列裝備。 三、台鐵柴電機車R6號 柴電機車頭原理是利用柴油引擎原動,由德國MAN公司授權生產的V6V 22/30mAuL型柴油引擎,連續額定出力可達1420HP,主要行駛西部大型幹線用柴電機車,屬於客貨兩用列車。 四、CT152號蒸汽機車 CT152係由日本大阪汽車製造會社承製,1918年製造,在1920年至1930年代,牽引旅客列車主力機種,當時也是台鐵單一型式最多的蒸汽機車。 CT152號蒸汽機車,用途於旅客列車西部幹線及山線輔助機,機車頭特色為車輪直徑大、速度快,有煤水車配置,行程可行駛長途,機車頭配有除煙板,避免空氣影響旅客,提升服務品質,於1978年停用。 鄧聖文指出,對於還可以運行的蒸汽機車頭,台鐵局目前仍積極保養中,每年都會在特定時間、路段運行,並開放民眾體驗古老的蒸汽火車旅行。 五、TR型轉向架 轉向架在柴油火車運行時,是一個不可或缺的火車設備,轉向架由義大利Socimi公司製造,避震系統可分為圓筒橡皮彈簧、鋼板彈簧,圓筒形橡皮彈簧,當初設計,會因旅客上下車人數而自動調整充氣壓力,達到讓旅客搭乘坐的舒適度,是早年火車客車廂非常重要的設備。 六、鐵軌軌距的區別 台灣鐵路歷經清末、日本、國民政府,已經是百年交通運輸行業,台灣光復後,鐵路局接收日本政府所遺留下來的鐵路運輸設施。當時鐵路局為了讓全國的鐵路軌距一致,所以西部幹線鐵路軌距是沿用日本政府留下的「七分軌」。 鐵軌軌距國際標準軌是1.435公尺,七分軌是1.067公尺,五分軌則是0.762公尺,目前台灣主要幹線都是「七分軌」,五分軌鐵路則保留台糖及阿里山鐵路二處。 七、投煤訓練場 投煤訓練場就是要訓練機務工在蒸汽火車運行時,達到準確的投煤量,在燒煤過程才能產生平均動力,所以投煤訓練是非常嚴格的,要成為這類型火車的機務工,技術考試必須及格。 鄧聖文指出,因為台鐵局還有幾輛蒸汽火車機車頭,保養得宜,且尚在運行中,目前投煤訓練場還在使用,深具參觀價值。 前一篇文章 【台北探索館】回到發展源頭 尋找文化軌跡 下一篇文章 花蓮石雕博物館 會說故事石頭 展現豐沛生命力 熱門新聞 01佛光山供僧 緬懷師恩廣植福田2025.09.1402香港佛光道場 供僧道糧回向十方2025.09.1503綠色跑者 減碳跑步吃蔬食2025.09.1404【草木堪為友】可可樹 神賜食物化為巧克力2025.09.1405【植日光年】沙漠奇花 龍舌蘭 2025.09.1406【白色墨水】晨光花語2025.09.1407佛光山叢林學院畢典 薪火傳燈 2025.09.1308【詩】山水的盛宴2025.09.1609開挖土機遊大陸 填坑修路做好事2025.09.1310水豚卡比胖拉 萌翻台南2025.09.13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桃園‧大溪 山環水繞景如畫 流連忘返碧波間新竹縣.關西鎮 地形貌似彩鳳飛 風景秀麗美里庄 作者其他文章台灣油礦陳列館 出磺坑 亞洲第一口油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