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導】近年來,許多中國大陸人士前往非洲大陸工作或生活,令人驚奇的是,有幾位竟然成為當地部落的「酋長」。
三十四歲的河南人孔濤,二○一○年以大陸鐵建重工集團助理工程師的身分派駐到非洲,九年來,他和同事一起參與奈及利亞許多鐵路、學校的建設工作。
起初孔濤並不適應當地的生活,但他堅持下來,一邊學習語言,一邊了解當地歷史、文化和宗教信仰,久而久之,和當地居民建立了信任感,也都成了好朋友。
孔濤參與阿布賈城鐵工作,當地政府希望能多雇用在地村民,解決就業問題,孔濤正好利用學習到的語言和文化知識負責培訓這些工人,並提拔優秀者進入管理階層。
除了工作的付出,孔濤也帶人修建公司附近的學校校舍、為村裡的孩子們打造足球場,甚至個人出資修建了一條路。孔濤「好人好事」的事蹟,傳到了當地土王耳中。
上個月,奈國首都阿布賈吉瓦地區土王授予孔濤「WAKILIN AYYUKA」酋長封號,這個封號意思是工程領袖,他還被授予「酋長證書」和「酋長權杖」。
成為「酋長」後的孔濤,一方面要繼續公司的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和當地的人民做好溝通,官式說法就是,做好「中奈人民溝通的橋梁」。
前段時間,還有個商人張光宇也被授封酋長。張光宇是飲料貿易商,在奈國卡諾州生活超過十五年,在當地建有工廠。事業成功外,還經常做慈善,資助貧困學生,提供當地人實習機會,幫助當地企業發展。
這幾年,奈及利亞的大陸商人逐漸增多,難免與本地商人發生糾紛。為了緩和這種情況,奈國決定授予張光宇酋長的封號,負責管理華人社區事務,協調非洲商人與大陸商人之間各種糾紛。
有類似經歷的,還有今年二十七歲的李滿虎。李滿虎畢業自西安科技大學,是中地海外集團的員工,他的工作是在集團的「奈及利亞-喀麥隆跨境大橋」項目上負責行政外聯事務,負責發放兩百多個當地工人的薪水,得經常和當地社區打交道,因此,也被授予酋長職位,方便執行溝通事務。
奈國酋長逾千 等級、權力不同
奈及利亞位處西非,人口近兩億,是全非洲人口最多的國家、全世界人口第七多的國家,雖然有現代政府機構,但目前在奈國大部分村莊地區,依然存在著酋長制度。
奈國共有一千多個酋長,有些是世襲,有些則是像孔濤一樣被授予職位。酋長們分為不同等級,擁有不同的權力,很多酋長在自己的管轄範圍裡擁有絕對的支配力,管理著大大小小的事情。
中國大陸企業大舉前進非洲,為當地製造許多工作機會,但同時也會有文化矛盾。這些大陸酋長頭銜更多的是榮譽性質,主要任務是順利溝通、減少衝突,不會參與當地部落的日常事務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