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黑熊就像我們的家人!」參與巡護的花蓮卓溪鄉南安部落青年林泳浤昨說,農委會林務局與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當時將小熊暫置,但「我們知道牠一定會回來」,約十五名族人去年底組成巡護小隊,探測山林哪裡有食物、哪裡有陷阱,掌握環境資料後回報給林務局,要為「Buni(布妮)」鋪上一條安穩的歸鄉之路。
林泳浤說,待小熊野放後,巡護隊也會繼續與林務局合作,根據GPS定位,確認Buni安全無虞、足以維生。去年在南安瀑布附近落單被發現的台灣黑熊即將被野放。林泳浤回憶,以前雖常見黑熊,但小熊身邊通常都有黑熊媽媽,這是部落第一次近距離接觸落單小熊,族人們都很心疼。
他還說,小熊當初在部落待了約兩周,還撿拾地上菸蒂等垃圾充飢,族人充當起臨時奶媽,餵小熊吃雞蛋、喝牛奶,部落耆老更親自替小熊取名Buni,有美麗、健康的意思。
林泳浤說,對布農族而言,黑熊是親人、百步蛇是朋友、紅嘴黑鵯是恩人,布農族人一向善待黑熊,每逢狩獵季報戰功,族人們還會呼喊「這是熊賜予的力量」。為了迎接Buni回家,部落打算舉辦祈福儀式,「我們會保護牠,讓牠一直活下去,傳宗接代,像牠名字般永遠健康、美麗。」
不過,要訓練小熊重返野外並不容易,除了照料小熊的健康狀況外,還須讓牠有自主捕食能力,以及避免與人類過度親近。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科長許曉華說,他們還放過蜂蜜(蠟片)、蛇,要讓小熊知道野外會遇到的可能危險,甚至要讓小熊會躲避人。許曉華說,有人類訓練餵養的過程,須避免小熊在野外也與人過於親近,讓小熊看到陷阱、人類,所有可能對小熊有威脅的因素都會避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