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布魯金斯研究所(Brookings Institution)與倫敦《金融時報》共同匯編的追蹤指數顯示,全球經濟成長進入「同步趨緩」階段,且今年情勢難以逆轉。全球景氣烏雲籠罩,使投資人避險意識升高,大買債券基金。
去年秋季以來已開發與新興經濟體的信心指標與經濟數據一直在惡化,過去六個月美國、中國大陸及歐洲的經濟指標都令人失望,顯示全球經濟成長的動能正在減弱,須各國推動刺激措施,為經濟注入強心針。
布魯金斯研究所教授普拉薩德表示,全球經濟成長放緩,雖不至於因此陷入衰退,但全球各地區正在喪失動能,有助於刺激成長的宏觀經濟政策又受到限制,展望未來幾年,這是個壞兆頭。
全球經濟疲軟,目前只有印度一枝獨秀,原因是印度國會大選將在十一日開跑,印度在選前推動的財政與貨幣措施提振了景氣。這項全球經濟復甦追蹤指數(Tiger)比較實質活動、金融市場及投資人信心等指標。
全球景氣展望堪憂,不光布魯金斯研究所與《金融時報》示警,國際貨幣貨幣基金(IMF)總裁拉加德也說,IMF本周稍後將下修對全球經濟成長的預測,世界貿易組織(WTO)則警告,未來兩年國際貿易面臨強勁逆風。
全球經濟成長欠佳,導致各國央行「鴿聲嘹亮」,進而引發國際資金湧向債券基金。
基金研究機構EPFR Global的數據顯示,截至三日當周,全球債券基金吸金一百一十四億美元,總額寫下今年來第二高,投資人連十三周加碼債券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