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南語高年級組冠軍蘇彥愷。圖/人間社記者羅元廷
【人間社記者黃馨儀台中報導】以推廣「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為主軸的三好兒童說故事比賽,三月三十一日在惠中寺舉行,逾三百位精心打扮、手持道具的兒童,透過生動的口語表達,演繹勸人為善、淨化人心的勵志故事,讓佛光山開山星雲大師的三好理念,在學童及家長心中扎根。
已連續舉辦十幾年的惠中寺「三好兒童說故事比賽」,今年共有三百二十二名學童參加,比賽最終結果,國語組低年級組由鄭暐蓁奪下冠軍,閩南語組和英語組則分別由蘇彥愷和包鎧嫣獲得。
佛光山中區總住持覺居法師表示,只要是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善念的內容,都是說故事的最佳題材;法師也分享自己上台深吸氣、深吐氣,不緊張的祕密。南屯區長簡士喆提到,惠中寺提供平台讓孩子一展長才,並彰顯三好精神;說故事是三好的延伸,讓愛發揚到全世界。
國語組評審楊雅娟校長說,評分標準為故事內容、語音語調、儀態表情。故事要扣住三好主題,注意起承轉合,角色鋪陳依序出場,避免角色太多,「參賽者能充滿自信地講完一個故事,就是成功。」
閩南語組評審大墩國小主任江孟聰分享獲勝祕訣──要多用閩南語交談;另一位評審,大墩國中主任劉芹樺提出四點建議:說故事與演講不同、故事從頭到尾都要與三好結合、最好的題材來自自身的經驗、避免華語思考。
英語組評審沙鹿國中校長洪幼齡提醒,選手上台切記要找中心點,以免偏台,並注意眼神的關注度,鼓勵選手平日應多練習眼神與觀眾的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