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 死 文/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2019.03.24 語音朗讀 252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慧開法師 圖/人間社永有法師 圖/人間社廖俊裕居士 圖/人間社 文/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福慧家園共修會「人間佛教幸福百法」系列講座,三月十七日主題「生死」,於佛光山藏經樓法寶堂舉行,由佛光山副住持慧開法師主持,邀請與談人南華大學生死學系教授永有法師及生死學系主任廖俊裕,以生死泰然,生死一如的方法,面對生死自在的人生,現場逾二百位民眾聆聽法義,生動有趣的內容,讓人心開意解,歡笑聲不斷。 「生死」是現今熱門議題。慧開法師表示,「呷百二」仍要面臨生死問題,任何人都躲不過;佛陀開示「人生無常」,這無關幸與不幸;人會老,保養身體重要,但建立「養生加往生」的觀念更重要;如何培植往生的福德資糧和觀念,應順應自然法則,面對生命的無常,讓自己生死自在,是一門重要的課題。 「人會死,很正常。」慧開法師說,現在的醫學發達,死前急救氣切插管等醫療,延後死亡的時間,卻增加「臥床率」,當事人生死無法自主,也無法有尊嚴的離世。當死亡來臨,至親雖無法完全化解悲傷,但一定要轉換成力量;生命是永續的,這一期生命的結束,是下一期生命的開始;往生是事實,無人能改變,無法讓往生者復活,唯有誦經的引導,藉由佛菩薩的慈悲,增加亡者來世的福德資糧,人有誠心,佛必感應。 慧開法師表示,眾生不識輪迴真面目,只因輪迴此山中;人懼死,是因為自古對生死茫然無知,成為天下最難解決的問題;然而人生路上,如何瀟灑走一回?法師說,「接受」很重要,隨時「與佛online」,心中繫念著諸佛菩薩,平時的養成,預做死亡練習,學習生死自在要記得:一、不要拖過賞味期;二、不要做延畢生;三、要保留精神與體力;四、要成立往生後援會。 永有法師提到,「談生說死」是無法避免的話題,「往生」一詞,是指世間上,生命從此處遷徙到他處,就如搬家喬遷,此處不住,往生他處。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生與死是一體兩面分不開,死亡更是另一個生命的開始,所以在過程中體會生命的珍貴才是重要。而「放下」,能讓往生時的悲傷停止,所以心中要有佛,在「無常」無法預知時,成為最堅固的依靠。 永有法師分享星雲大師曾說過,死亡並不是消滅,也不是長眠,更不是灰飛湮滅,無知無覺,而是走出這扇門進入另一扇門,從這個環境轉換到另一個環境,經由死亡的通道,人可以提升到更光明的精神世界去。他提到,人們沉浸在死亡悲傷情緒中,是因為對死亡的不了解,在佛經內容,可以清楚明白人死後能發願往生的淨土。法師教導大眾,面對無常要時時準備,祈願佛菩薩加被,迴向善緣具足,無諸病苦,心中有正念、有佛,成為依靠,就能幫助人們遠離悲痛。 廖俊裕說,生死是人人免不了要經歷的問題,過去大家一直忌諱避而不談,但現在卻能坦然面對生死不再逃避,「生死學」受到關注,甚至熱心研究。然而佛教提出的「涅槃寂靜」,不生不死,不生不滅,是指生命是超越無常,超越無我的,那就是「法身」,又叫「佛性」。 廖俊裕也以養生角度,教導大眾面對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預防方法。癌症是厭氧細胞,提升身體的溫度可以預防癌症,手腳不冰冷,可以降低癌細胞的入侵。放下執著,保持心情開朗愉悅,也是健康的預防方法。 最後,慧開法師以「真誠擁抱生命,坦然面對老病,自在迎接死亡,永續經營來生。」並且勉勵大眾,有佛法就有辦法,在退休後的人生第二個黃金時期,以廣結善緣,常隨佛學,隨時隨地與阿彌陀佛online,人生旅途瀟灑走一回,生死自在。 前一篇文章 徵文 下一篇文章 《人間萬事》解行並重 熱門新聞 01新加坡佛光山 響應種族和諧日2025.07.3002佛光青少年交響樂團 回山尋根演奏2025.07.3003佛教團體互信合作 跨宗派供僧 洛杉磯佛光人供養正信僧寶2025.07.3104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2025.07.3005西澳中華學校 議員參訪肯定辦學2025.08.0106菲律賓慈恩寺 祈觀音護佑佛光寶寶2025.07.3107味覺圖有謬誤2025.07.3108藝術翻轉醫院 療癒心視野2025.07.3009里約佛光人親子慢跑 共享美好時光2025.07.3110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禪學與淨土—談禪 6-22025.07.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晨齋語錄】菩薩心【人間行者心】受持戒法 身心最好的金鐘罩人間佛陀 眾生的明燈【紅塵禪煙】彼岸【人間行者心】佛青開啟蔬食新視野願心無盡 外公的修行路 作者其他文章台南.安南 鹿耳連帆遊台江 四草溼地瞰候鳥新港奉天宮 十二婆姐護佑信眾佛光山系統幼兒園 悉達多祈福郭連富美 以寺為家護持人間佛教台南.安平 半月沉江遊鯤鯓 遙唱安平追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