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借鏡京都

◎蔡恆翹 |2007.07.15
335觀看次
字級

我在金石堂信義店金石書院參加法鼓文化出版的「禪味京都」新書講座,由該書作者秦就老師主講。秦老師曾赴日留學多年,畢業於京都大學文學研究所,秦老師久居京都,再加上深厚的文學素養,「禪味京都」乃是秦老師將他在京都實際觀察所得,深度導覽京都27所古寺,集結而成的著作。千年京都,像是一座寺院博物館,歷史人物與四季風情,豐厚了城市的氣質與美感。誠如寬謙法師在推薦序所言:「日本可謂是少數兼顧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新於一身的國家,而京都正是日本傳統文化的代表性都市」,而秦老師說,他一住到京都,就不想回來了!佛教對日本的影響可以說是無孔不入,京都的古寺廟宇密佈,濃郁的佛教文化氛圍,如同京都的春櫻、秋楓,感染了整個京都!從佛教文化切入,可以看到京都歷史的偉大與滄桑。日本的庭園藝術、枯山水、茶道、花道、能劇……等傳統文化藝術,都在京都得到完整的保存與發揚!秦老師介紹的京都27所古寺,其中12所以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12所古寺分別為高山寺、金閣寺、龍安寺、仁和寺、天龍寺、西芳寺、西本願寺、東寺、平等院、銀閣寺、清水寺、東福寺、醍醐寺。

秦就老師認為京都擅長保存先人的文化,國家要幸福就要學習尊重前人,日本人對古蹟的保存與維護是全面性的。日本人對一花一草的維護,不僅細緻,而且令人感動!草坪、花木、青苔、甚至幾百年前的便所,都被細緻的維護保存下來。日本人對文化的尊重與維護好幾百年以前就有了,並不是今日纔有的。舉例來說,「室町幕府中期、第八代將軍足利義政,在日本人的心目中與其說是位政治家,不如說是位高尚優雅的文化界人士。義政本身習禪,由於受到京都五山禪僧們的思想影響,本身也熱衷茶道、花道等,在他的推動下,這個時期的美術、工藝等文化事業大興,東山地區因而孕育出影響日本深遠的東山文化……」(「禪味京都」,頁038),日本政治人物對文化的提倡不遺餘力,並且身體力行、親身實踐,日本優雅細緻充滿禪味的文化,能由貴族深入民間,並源遠流長的傳承、發揚,乃是一千多年以來日本朝野上下共努力所形成的優良傳統。

我們台灣人對維護古蹟的觀念已經落後日本人好幾百年了。華人是一個對待古蹟文物相當粗暴的民族,過去改朝換代,對前朝的文物建築,就是一把火燒了,如項羽火燒秦宮殿,火三月不熄。現代則已發展經濟、更新都市為名,對古蹟不斷的拆毀,雖然整個城市煥然一新,但傳統的建築幾乎被拆光了,居民無法與歷史、傳統產生連結與認同,聽說北京為了迎接2008奧運,舊胡同都快要被拆光了,現在的北京很像紐約,傳統有四合院、有胡同的舊北京快要消失殆盡了。台灣也是發生類似的情形,大量拆毀古蹟的結果,我們實在看不出台灣的特色在哪裡?

我們應向細緻的京都人學習,只有一顆柔軟細緻的心,纔懂得尊重保存前人的古蹟文化。也唯有如此,纔有可能提升人民的文化素養,促進國家社會的整體進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