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東出生時體重只有一點七公斤,十一歲的他,和七十七歲的老奶奶相依為命,艱難度日。有一天小東遇到了一個人,命運徹底的被改變了。
小東就讀的昆明市新萌學校,這裡的孩子在智力上或多或少存在著障礙。音樂課是孩子們最喜歡的課程,就在小東全神貫注地打鈴鼓時,教室門外來了兩個人,一個是班主任鞠老師,還有一個陌生的人。
「他的動作,他的一切特別吸引我。因為他節拍很準確的,動作也很可愛。」說話的是來自台灣的林淑麗,在昆明經營著一家名為巧麗坊的小店,專門銷售一些手工編織的工藝品。小店緊靠新萌學校的大門,許多孩子都叫她林阿姨,林奶奶。然而眼前這個孩子靈巧的手勢,靦腆的笑容讓林淑麗發自內心地喜歡。
跟老師聊天後,林淑麗才知道,小東父母吸毒死亡,得不到父母疼愛,讓小東產生了嚴重的自閉和語言障礙。出於母親的天性,接下來的日子,林淑麗對小東更加關注了,只要有空她就會去學校走走,課間她還會和小東一起做遊戲。
林淑麗想到物質資助並不能解決問題,「我自己也是快六十歲的人,也許幾年後,沒有那個能耐的話,那對這個孩子來講怎麼辦。所以我在想,我如果能夠找得到一個喜歡這樣的孩子的人,然後又能夠來培養他,能夠有一個文化比較高的人,來認養小東,可能更好。」
不知道從哪兒聽說了林奶奶不能認養他的消息,自尊心很強的他,開始躲著林奶奶,等所有的學生都走掉,他才一個人回家。看著小東孤獨的背影,林淑麗心裡非常難過,她真的想給這個可憐的孩子一個幸福的家,可是她又做不到。
有一天,林淑麗的小店來了一個客人。起初,她並沒有在意,像往常一樣介紹產品,但聊著聊著,得知這個人在台灣專門從事兒童心理教育的工作。林淑麗立刻就想到了一直讓她放心不下的小東。
這個客人是林教授的哥哥也有一個智障孩子,經過專業又有愛心的培養,現在已經長大成人,能夠自食其力了。聽到這些,再也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她覺得,也許這個人就是認養小東的最合適人選。
那天,正好小東在上手工課,小東一針一線地縫著,那神態,那動作讓門外的林教授非常喜歡,通過瞭解和接觸,林教授告訴了林淑麗一個好消息,小東的語言障礙雖然是先天形成的,可是完全可以在後天的教育中彌補回來,他非常喜歡小東這個孩子,希望能夠領養他。
二○○七年的暑假,小東將第一次走出生活了十一年的昆明,獨自坐飛機去廣州看望他的林爸爸。拉著小東的手,林淑麗感到很欣慰,雖然自己只是一個到大陸投資的普通台商,是一段奇緣將她與昆明緊緊地連在了一起,今後,她還會用更多的愛心,去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