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與中國大陸周三啟動關鍵的新一輪貿易談判,旨在解決雙方間有關大陸在知識產權與技術轉讓操作的嚴重分歧,結束持續數月的貿易戰。《華爾街日報》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在經濟結構改革要求方面,中國大陸可能不會同意美方所提要求,達成協議的機會不大。
距離美國對大陸商品進一步加徵關稅的三月二日期限剩下約一個月,中國大陸國務院副總理劉鶴與美國貿易代表賴海哲在華府會談。閉門協商的細節目前仍不清楚,且在周四結束談判前不太可能發布官方聲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暫未對就討論情況發表評論。
目前為止幾乎沒有跡象顯示中方官員願意滿足美國的核心要求,包括為美國的智慧財產權提供全面的保障,以及結束強迫美企把技術轉讓給中國企業的政策。
此外,川普政府指控大陸竊取美國商業機密,以及系統性收購美國科技企業,並據此對價值兩千五百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
中國大陸方面強調,目前已調降汽車進口關稅以及改善外企準入的外國投資法草案,並承諾將宣布「強迫技術轉讓的行政手段」非法。
然而,美國智庫哈德遜研究所中國問題專家白邦瑞認為,中方不會同意美國提出的深化中國經濟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包括取消對重點扶持產業的補貼、撤銷有利於中國企業、特別是國有企業的監管措施和其他協助。鑑於雙方在中國經濟結構改革的分歧嚴重,達成協議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