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欣賞壁畫暨緙絲藝術品。圖/中新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山西收藏家田亦軍、王玨夫婦捐贈山西博物院的四十四幅明清時期寺觀壁畫,二十七日在該院展出。大陸中央美院人文學院副教授趙偉說,他們的捐獻填補了山西博物院地上建築壁畫藝術的藏品空白。
「我從未設想過那些深藏在古樹參天、紅牆黛瓦中莊嚴廟堂上、神聖道觀裡,佛道神仙、群僧眾侶,能從神話中高居的天堂飄零散落到民間。」田亦軍回憶說,在二○○七年的一次旅行中,他和太太第一次見到被當地人稱作「泥皮畫」的古代壁畫。因不知如何保存修復,田亦軍打消收藏的念頭。
「想起我的父親在抗日峰火年代和戰友們冒著生命危險,搶救珍貴文物廣勝寺金代《大藏經》驚心動魄的歷程,更是夜不能寐。」於是,田亦軍夫婦傾盡全力收藏這些失散的壁畫。
二○一五年,田亦軍夫婦將壁畫捐獻給山西博物院永久收藏。
這四十四幅不完整的壁畫,總面積近三百平方公尺。壁畫內容涵蓋了佛教的慈悲為懷與道家的睿智修行,以及民間的祈福與禳災等。直觀展示了明清時期山西北部燦爛的寺觀壁畫藝術的吉光片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