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導遊深山做老師

 |2007.07.07
511觀看次
字級

 
塔山中學所在的塔山瑤族鄉,乘車到最近的一個集鎮都至少要走一個多小時。除了每天面對大山外,平時幾乎見不到一輛汽車,沒有報紙、沒有網路,經常停電。



【本報訊】李櫻櫻,一位二十四歲的漂亮女導遊,她自願報名到深山教學,她不僅是有史以來首位大學本科畢業的老師,個人募師活動中年齡最小的首例,而且還是學校裡唯一的一名女教師。

一部電影和一個夢想

在這裡,看不到報紙、沒有網路、每周要吃幾天蘿蔔乾。但她說,自己沒有覺得損失什麼,反而收穫了很多快樂。

念大學期間,李櫻櫻看了一部電影《美麗的大腳》,這讓她產生了去深山教學的衝動,當時她剛從黑龍江大學畢業,來到廣東深圳做職業導遊。

「從小到大都沒去過農村,自己也是五穀不分的。作為家裡的獨生女,覺得吃得最大的苦就是在冬天騎車上中學的時候,兩個膝蓋被風刮得特別冷。」她提到。

其實對於當老師,李櫻櫻有著非常複雜的情結。作為黑龍江大學英語專業的學生,她在大四的時候就考了教師資格證。在大學暑假就成為了哈爾濱一所私校的英語教師。快要畢業時,校長主動想讓她留下來,並且每個月開出近兩千元工資,甚至以給她介紹一個好男友來相挽留,但李櫻櫻都沒有同意。

「說白一點,做一行做久了,就會有一種固定的模式,我想嘗試不同的職業。」李櫻櫻因此來到深圳,成了一名職業導遊。

執著一件事不願放棄

李櫻櫻決定去塔山中學,每個月僅兩千元的工資,比起當導遊的收入少了一大半。「這正好是一個機會,看完那部電影後就一直有的想法。我執著的一件事情,我不想放棄。」

帶著兩個大箱子和一大袋書,李櫻櫻和其他四名老師一同來到了湖南省常寧市的大山裡,看見送她前去的車輛在狹窄的山路上盤旋了一個多小時還沒有到達目的地,讓這位女孩一下子緊張了起來,和送行的人分手一刻,她抱著大家哭了起來。

塔山中學所在的塔山瑤族鄉是整個常寧市唯一的一個少數民族自治鄉,乘車到最近的一個集鎮都至少要在盤旋的山路上走一個多小時。在學校裡除了每天面對四周的大山外,平時幾乎見不到一輛汽車,沒有報紙、沒有網路,經常停電。

只要有自己帶的早自習,李櫻櫻都會準時五點半起床。剛去的一段時間,李櫻櫻總主動找活幹。有一次四十七班的英語老師有事,讓她帶了半個月的英語課,這反而讓李櫻櫻特別高興,當時感覺就比較充實,覺得每天都有事幹。每次上課的時候,李櫻櫻都會教孩子們做一些遊戲。有時候她會把英語單詞融進一首歌謠裡,教孩子們唱。

靠電話和短信支撐

這些新鮮的教學方式一下子吸引住了孩子們,使得她成為了學校裡最受歡迎的老師。剛到學校不久,一些學生就給她送去了千紙鶴,還有紙疊的玫瑰,一些孩子還送來了從山裡採來的映山紅。

身處在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環境中,李櫻櫻感覺最困難的一點就是,不知如何度過每天晚上睡不著的那幾小時。

每天晚上看著太陽落山,在宿舍昏暗燈光下,李櫻櫻總是期待著遠方同學們的來電或短信。為了省錢,絕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同學們主動打過來電話。除了找人聊天外,只能靠看書來消磨時光。有一次,北京一家機構給學校捐來了十二箱書。

每周吃三天蘿蔔乾

有一點讓李櫻櫻很不習慣的是,幾乎每天都餓得發慌,早餐就是白開水加米粉,再加辣椒。這份「幾乎一點油水也沒有」的早餐也是多數學生們吃不起的,價格為每碗一塊半元。不久後,每半個月,李櫻櫻準會進城去採購一次,每次肯定都要買一大箱餅乾回來。

由於學校周圍都是大山大谷,學校食堂每周去山外的集鎮買一次蔬菜,只有開頭的幾天可以吃到新鮮的蔬菜,到後面幾天只能以蘿蔔乾度日,「有一次一連吃了三天蘿蔔乾,真是有點受不了了。」

感動時忍住不哭

在忍受著艱苦生活的同時,李櫻櫻也收穫著快樂和感動,有兩次差點就被感動得哭了。一次是帶早自習的時候,發現有一個孩子住在東江,每天上學要走一個多小時的山路。還有一次,班上的一位向來有點自卑的孩子主動向她打招呼,學校的領導告訴李櫻櫻,這位小男生去找了他,並且對他說了一句話:「沒想到英語這麼容易學。」

對於自己當初的這一選擇,李櫻櫻一點也不後悔,「我雖然暫時失去了物質條件優越的生活,失去了一些收入,但我感覺非常的快樂,這很值得。經歷了這段時光後,以後遇到再差的條件,我都能扛過去。這對人生是一個最好的鍛鍊。」

但,李櫻櫻也說:從來沒有承認自己是一個多麼無私奉獻的人,是簽了合同的,哪怕只有一節課也要把它教好,決不能糊弄孩子。「這一年的時間已經很長了。」她坦誠的說。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