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朱慶芳台北報導】中國古生物學家季強博士,日前受邀演講「鳥類起源和恐龍的關係」,吸引了滿場大人小孩的關注;季強博士略帶遼寧省腔調的國語十分親切,演講內容大部份是實驗搜證和圖片報告,雖頗為生硬,但是,對鳥和恐龍有興趣的小朋友卻聽得津津有味。
汐止秀峰國小四年級的蔡曜丞到過大陸西南參加恐龍化石研習,他問季強博士:「你說的假化石事件後來怎麼了?」因為季強博士的論文說明「鳥類是恐龍的後代」証實的過程十分曲折,最後,他和同事於一九九六年在遼寧省北票市發現的那隻帶毛恐龍,終於獲得國際認同就是小型獸腳類恐龍演化的,被命名為「中國龍鳥」,季強博士因此聲名大噪。可是一九九九年大陸農民販賣假化石給美國國家地理雜誌,引起外國人對中國恐龍化石的懷疑,間接的影響了季強博士近年來的論文進度。
季強博士是遼寧省地質博物館館長,他和同事不斷從事研究、不斷接受挑戰,研究鳥類的起源,緊抓著「鳥是恐龍後代」的觀點,目前的研究進度到了「鳥的羽毛是恐龍的麟片進化而來的」。
萬福國小五年級的陳宇珊對恐龍的興趣來自賞鳥,她可以理解奔龍因為跑得很快而飛了起來,小型恐龍爬上樹後往下墜而學會飛翔,這讓她更相信鳥是恐龍的後代。
季強博士帶來了他的研究化石,正在兒童交通博物館展出,遼西的熱河生物群首度登台,大家可別錯過了這場「溯源之謎大解碼」哦!展期至明年二月八日,詳情可上網了解,網址:www.sccf.org.tw/di-nobi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