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醫療 榮總明年推AI門診

 |2018.12.27
1467觀看次
字級

【本報台北訊】科技部聯合台灣大學、台北榮民總醫院及台北醫學大學三個醫療團隊,建置台灣首座本土化跨醫療院所的醫療影像標註資料庫,鎖定國人醫療需求的心、肺、腦等重大疾病,目前已建置四萬六千四百五十個案例的醫療影像、其中一萬七千九百五十個案例也標註疾病資訊。而榮總也將透過這些資料建置國內第一個AI門診,預計明年第一季或第二季上線。

科技部從二○一七年十月開始推動「醫療影像專安計畫」,結合三大醫療團隊與各校AI專業研究人員,組成跨領域團隊,對醫療影像資料進行符合AI訓練需求的資料處理,並開發可以自動分析判讀醫療影像的AI演算法,目前準確率都有八成以上。

科技部與三個醫療團隊昨天召開記者會,科技部表示,目前已建置四萬六千四百五十個案例的醫療影像,包括心臟冠狀動脈疾病、腦轉移瘤、原發性腦瘤、聽神經瘤、肺癌等疾病的電腦斷層、血管攝影、磁振造影或X光等十五項影像資料集,其中一萬七千九百五十個案例標註了疾病資訊,未來將持續擴充。

先鎖定心肺腦 未來再擴充

科技部長陳良基指出,電腦斷層照出來的影像有上百張,靠人力判讀體力負擔很大,資料庫能協助醫師判讀影像,未來這樣重複性工作可靠資料庫協助。

他說,資料庫是經過許多專業醫師標註,醫生在第一線判讀時,等於有整個團隊協助判斷病灶位置,可以協助醫師加速醫療影像判讀及提高診斷的一致性與精準度,也可以縮短病人就醫時間及減少侵入式檢查,目前先鎖定心、肺、腦等重大疾病,準確率也需要逐步提升,未來會擴展到其他領域。

榮總指出,醫療團隊針對腦部疾病,以AI自動偵測顱內轉移腫瘤,輔助醫師做診斷;而北醫則針對肺癌影像,透過深度標註與AI模型開發,來協助肺癌病理分類、診斷與預後預測。

「榮總幾乎整個院都動起來」,台北榮總放射線部主任郭萬祐表示,目前榮總針對腦部、眼睛、脊椎骨折等透過AI判讀正確率已達百分之九十八,過去醫師會花很久的時間看片子,現在可以花多一點時間與病人溝通;他並透露,榮總明年第一、二季就會推出AI門診,鎖定脊椎、腦部、眼睛及心律不整等科目。

透過AI 兩秒就能確診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王宗道則說,過去要花二十分鐘才能確診疾病與否、現在透過AI只要兩秒,但他也說,目前就資料的蒐集還是要持續努力的目標。

北醫說,肺癌有七成病患診斷已是末期,透過AI演算法,可早期發現癌症,找到肺結節,並自動偵測病灶範圍,計算病灶大小,「在最短時間找到癌細胞,縮短大海撈針時間。」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