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昨日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十九日凌晨二時零七分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遠征一號),以「一箭雙星」方式成功發射第四十二、四十三顆北斗導航衛星。北斗衛星的全球覆蓋基本建成,同時開始向「一帶一路」國家服務。這將使北斗和美國GPS定位系統的商業競爭白熱化。
據中國航科集團五院北斗三號總設計師謝軍表示,迄今,大陸北斗三號系統已發射十六顆中圓軌道(MU)衛星和一顆靜止軌道(GU)衛星。這兩顆發射成功後,將使三個軌道面都有六顆MU衛星,實現全球均勻的覆蓋。亦即這兩顆衛星使北斗進入全球覆蓋,有標誌性意義。
和美國的GPS比較,謝軍表示,從設計的指標上看,北斗三號衛星系統與美國的GPS精度相當。時間的穩定度,三十萬年只相差一秒。
多了短報文
應用價值強
他指出,和美國GPS及俄羅斯的格洛那斯相比,北斗衛星定位系統多了「短報文」通信,「短報文」可以把自己的位置傳遞出去,被很多用戶採納,也推動了位置服務產業的發展。
據悉,北斗的短報文功能,在國防、民生和應急救援等領域,具很強的應用價值。特別是災區移動通訊中斷,電力中斷或移動通信無法覆蓋北斗終端的情況下,可以使用短消息進行通信,定位資訊和遙感資訊等。該科技將被用於緊急救援,野外作業,海上作業系統。在二○○八年汶川地震時,進入重災區的中共救援部隊,就利用一百二十字的短報文功能突破通信盲點,與外界取得聯繫,通報災情,供指揮部及時作出決策。
近年來中共解放軍在邊防等部隊發放北斗手持和車載終端機後,短報文功能受到中共軍隊認可,成為一種應用廣泛、功能獨特的全天候通信。
北斗產品
輸出80多國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表示,十九日凌晨大陸發射北斗三號第十八、十九顆衛星。到今年年底前,已建成十九顆衛星聯網,能為全球提供定位導航服務,首先將為「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導航服務。他預計,北斗系統將比預計的二○二○年底,提前完成所有衛星部署。
大陸積極與聯合國與衛星導航的多邊合作,十一月四日至九日在西安召開聯合國全球衛導航十三屆大會,會議取進良好成果。大陸與俄、美、歐洲已經合作,已實現衛星導航系統兼容,以及應用的合作,迄今北斗產品已向全世界八十多個國輸出。
同時,北斗也推動新的服務。除基本導航外,還增加了新機增強服務,可使用在民航和高鐵等高安全服務、搜索救援和短報文服務。全系統建設預計可提前完成。
有無限大的空間,衛星導航提供了國家的空間導航的基礎設施,隨著5G事業的發展,愈需要更精準的定位系統,大陸在網路融合的創新走在世界前列,比如用位置與雲端、大數據、人工智慧的結合,大陸也積極主推「北斗+5G」的融合產業,大陸各行業也都關注「北斗+5G」產業未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