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菜跌價,傳統市場菜販昨天表示「都快沒利潤了」。圖/王騰毅
【本報台北訊】高麗菜超產一千二百公噸,價格低迷,台北果菜市場菜販預估,這種情況還要維持二十天。昨天台北農產運銷公司品質最好的高麗菜,每公斤平均批發價,上價十九元,中價十元、下價三元;農糧署把品質較差的高麗菜,媒合加工廠進行水餃、包子的截切加工,紓解盛產壓力,希望能在短期內讓高麗菜價格回穩。
農糧署預估,十月起栽種的高麗菜,十二月起陸續採收上市,屆時可產銷平衡。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昨天表示,高麗菜、大白菜都是火鍋菜,但今年入冬後氣候平順,寒流沒來,加上八二三水患後,集體復耕採收,現在開拓兩條應變處理措施,適合外銷的高麗菜品種外銷去日本,另一方面是截切加工,學校午餐、國軍團膳、長青食堂也多推廣,此外要輔導農民下一旬轉作青花菜或葉菜類。
農糧署主祕翁震炘表示,高麗菜超產,絕大多數還是會在島內消費,因此會從源頭管理,近日每天勸導高麗菜未分級的共同運銷單位,直接媒合到加工廠去進行包子與水餃的加工,同時要求共同運銷單位做好分級,品質太差的高麗菜,不要進到拍賣市場拉低價格,加工能把盛產的高麗菜量消耗一部分。農糧署會補助加工廠加工處理費每公斤二元。
中華民國農會總幹事張永成表示,九月就知道高麗菜超產,沒有管控,到了收成才怪東怪西,林聰賢上任農委會主委後,已發生多少次產銷失衡問題,第一時間都是怪別人,從未檢討自己。
批發價回穩 市場每顆僅20元
在農委會安排加工、外銷處理後,價格回穩,昨天開市批發價十點一元,不過傳統市場每顆仍僅二十元。農糧署說,高麗菜改良品種已展開加工處理,還有準備陸續外銷日本至明年三月,約計近一萬公噸,台北果菜批發市場交易均價在供應量減少下,十日起逐步回穩。
農糧署官網顯示,台北果菜批發市場交易均價十日每公斤六點一元、止跌,十一日回升到九點五元;十二日休市,十三日持續回升至十點一元。對比傳統市場高麗菜的零售價,三顆五十元,每顆二十元。
此外,農糧署統計也顯示,價格提早走跌,十月栽種面積開始減少,上旬為一百九十五公頃,中旬及下旬都是一百八十七公頃,十一月上旬更已減至一百七十七公頃,逐步回到合理栽種面積一百八十公頃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