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全球大多數磚塊依舊採原始過程燒成,窯的溫度固定在攝氏一千四百度,過程中會產生大量二氧化碳。不過生物磚產生的廢棄物為零,副產品氮和鉀可用於製作商業肥料。
生物磚(bio-brick)混合沙子與可生成尿素酶的細菌製成,其中的尿素酶可分解尿液中的尿素,同時生成碳酸鈣。沙子與尿素酶的混合磚可比擬石灰岩磚。
研究主要作者蘭德爾(Dylan Randall)博士表示:「你讓微小細菌製造水泥的時間愈久,產品就會愈堅硬。我們可以優化這個過程。」這種過程稱作「微生物誘導碳酸鹽沉澱」( microbial carbonate precipitation),模仿珊瑚的形成方法。這種製造方式可大大造福建築物和建造業,能顯著降低維修成本。
發表於二○一七年《美國礦物學家》期刊的研究發現,羅馬混凝土含有罕見礦物質,例如雪矽鈣石和鈣十字石沸石。這兩種礦物質暴露於海水一段時間後結晶,可讓建築物愈舊卻愈穩固。
雖然開普敦大學團隊還沒準備採業界規模製磚,但他們的研究卻開創出一種未來,讓人類尿液可在永續建築中扮演一角。
蘭德爾說,整個水循環中沒人在意尿液,也沒人在乎能否利用尿液重新發現許多有價值的新產品;現在下一步就是研究如何優化製造過程,並利用尿液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