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人以燭光呈現八個教派以各自的文字所寫下的「和平」。
圖╱人間社記者邱小海
【人間社記者狄裘仁碧西報導】法國碧西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元宗教與文化區,十三日在天主教聖母堂舉辦「跨宗教和平祈福晚會」,此是碧西市多元宗教區文化協會籌備多月,展示宗教與族裔間團結和諧及為社會和平祈福的活動,由漢傳佛教與寮國佛教、基督教與基督新教、天主教、伊斯蘭教、猶太教及印度教等六個宗教、八個教派,逾百位神職人員攜手合作,近千名信眾參與。
祈福晚會安排上百人合唱宗教歌曲、默劇、樂器示範,並透過實物認識各宗教教理與象徵該教之信物、服飾乃至飲食、禁忌等,還有各宗教代表以該國語言誦經祈福。
佛光山法華禪寺信眾與協會幹部、青年團在常住法師的帶領下參與。青年團團長徐楠狄更與天主教的教徒領唱「人間音緣」歌曲〈Harmonize〉;法師們誦念藥師咒及獻燈,青年書院的同學協助點燈事項。
宗教對話
追求世界和平
碧西市市長Yann Dubosc致詞表示,以該區的多元宗教文化為榮,特別是在各地因宗教信仰或民俗之不同而發生紛爭的當今社會,碧西市各宗教與族裔之間的和諧,更屬難能可貴,也顯示出民眾彼此間的融和、友善、團結,及對世界和平的追求。
得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支持的碧西市多元宗教區文化協會,安排八位委員上台,由主席猶太教的Claude Windisch代表發言,他表示,祈福活動促進並加強民眾相互尊重及宗教間對話,期望大眾從表演中感受到各民族、信仰雖有差異,仍能讓宗教與文化融和,同時保存各自的特色。
佛光人特在大門外,以燭光突顯八個教派以各自的文字寫下的「和平」,以愛心設計溫暖大眾的心。
不分信仰
傳遞人生希望
祈福晚會為碧西市,寫下數個「首次」紀錄。首先從幕後的籌備,至台前的演出,六個宗教、八個教派各派出神職人員、教徒執行,包括劇本、文宣、攝影等介紹,充分展現宗教與族裔間之融和與默契。二是巴黎佛光中文學校的小學生連同法籍小孩,參演猶太教代表和平、信心、愛心、希望的《四支蠟燭的故事》默劇,傳遞人生希望。三是碧西市多族裔社區的中、青年,無分信仰大合唱各宗教傳遞和平與愛的歌曲。四則是八個教派的代表同場展示本教的信物、服飾,及介紹食物與禁忌。五是在法語系的天主教堂內,華裔的佛光會巴黎青年團團長徐楠狄和他教黑人女青帶領福音合唱團、佛光人和各民族的成員獻唱「人間音緣」歌曲英文版〈和諧〉,別具意義。
佛光山法華禪寺在碧西市聯合國多元宗教區,為促進社會和諧與世界和平的表現,表達宗教對話在全球領域開展的現實意義,也表達了宗教在當代社會不可或缺的和平角色。
佛光山海外巡監院院長滿謙法師指示團隊做好影像紀錄工作,為傳承信仰,以及為各地法師和青年信眾的傳承提供文獻。碧西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多元宗教文化區音樂會現場,亦播放歷年來佛光山與其他宗教領袖互動的影像,讓觀眾感受到佛光山在國際間、宗教間融和的努力與實踐,傳遞愛與慈悲、信仰與智慧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