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仲介所 只為寄居蟹服務

 |2018.10.13
1895觀看次
字級
清大教授曾晴賢團隊二個月前在台26線砂島沙灘設寄居蟹「房屋仲介所」。圖/潘欣中

【本報屏東訊】墾丁國家公園陸蟹和寄居蟹資源豐富,卻因人類撈捕貝殼,加上遊客大量撿拾,寄居蟹找不到貝殼,棲身在瓶蓋等廢棄物,清大教授曾晴賢團隊也目睹這個讓人哭笑不得的畫面,二個月前在台26線墾丁砂島沙灘設寄居蟹「房屋仲介所」,已替數十隻寄居蟹換殼成功,建議墾管處輔導社區在海岸邊廣設。

長期研究墾丁蟹類生態的何平合博士表示,過去曾看過發現背著塑膠蓋、燈泡座底、酒瓶蓋的寄居蟹,或背著大小不適合、殘破的貝殼,甚至還有背蝸牛鍋的寄居蟹,「這樣的怪現象逐年增多」,他認為與遊客多撿拾貝殼有關。

救國團墾丁青年活動中心專員黃淑凰很早發現寄居蟹無殼可換的窘境,七年前發起關懷寄居蟹的「還寄居蟹原來的家」活動,在中心員工宿舍旁開闢換殼園地,取名寄居蟹的「快樂天堂」,向外界募集貝殼、螺殼置放地上,供大小寄居蟹挑選,每天觀察並做紀錄,為三萬多隻換新殼;她說,透過生態導覽解說,該區人工殼有下降趨勢。

何平和說,寄居蟹腹部柔軟,沒有貝殼保護,易受獵食者攻擊或失去水分,就算是人工的瓶蓋、燈泡底座,因無法勾住易脫離,失去保護,數量必然減少,硬殼的鳳螺和貝殼才能發揮保護效果,莫帶易碎福壽螺和蠑螺殼來。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