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瓶不亂丟 3招華麗變身 |2018.10.09 語音朗讀 238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空瓶切割磨邊後,貼上琉璃珠,裝個燈泡,就成了華麗燈飾。圖/王昭月 琉創工園創辦人陳宗漢,希望在社區推動回收廢空瓶,變身新器皿計畫,帶大家一起玩玻璃。 圖/王昭月廢棄玻璃瓶以窯燒技法,可以成精緻的餐盤。圖/王昭月 【本報高雄訊】玻璃瓶別亂丟,回收後只要三招,就能變身漂亮的高腳杯、花器或吊燈,更添生活情趣。琉創工園創辦人陳宗漢說,玻璃瓶亂丟不是變垃圾,就可能變成傷人的利器,但回收後經過簡易加工,卻可能變成豪宅中的生活用品,價值翻轉,資源永續,社區居民可以一起來「玩玻璃」。 陳宗漢這套「玩玻璃」計畫正準備到各社區扎根,不少里長及社區發展協會興趣濃厚。 從事藝術玻璃創作的陳宗漢,長期推廣玻璃生活美學,他發現台灣受保護主義影響,只回收台產玻璃,進口類的玻璃瓶,空了之後就變成流離失所的廢棄物,亂丟瓶的情形在社區普遍可見,形成髒亂,也是一種資源浪費。 「這個燭台夜燈,是維士比的瓶子裁製的」,陳宗漢指著展示台上的各項玻璃用具,令人驚喜,而各式玻璃瓶,都能變身漂亮的花器、餐盤或燈具。 陳宗漢說,回收來的玻璃瓶只要三個步驟,就能大變身,首先先拿切割器畫出切割線,接著放到轉盤上,持點火器對著切割線噴火加熱,約二十秒就能瓶身分離。其次以水砂紙或研磨機磨平邊緣,上下段瓶身正反向以膠水接著就完成,如果要做成小夜燈,只要在百貨行買一顆十元的LED燈置入就可。 做好的原色花器、燈具、餐盤,透露純樸之美,在瓶身上加以彩繪或貼上琉璃珠、噴砂、蝕刻,則能華麗變身。 陳宗漢表示,相關機具幾千元即可買到,社區若能共同開班推廣,就 能讓更多人一起動手回收廢瓶,推行環保,同時進入玻璃的藝術世界,增加生活品味。 前一篇文章 免稅店販賣 阿爾卑斯山新鮮空氣 下一篇文章 陸女孩 用沙畫傳遞 家文化 熱門新聞 01社論--撕裂的人心如何縫補2025.07.2402【創作花園】 挑戰養蠶寶寶2025.07.2403旅客需腎臟移植 航空客服員暖心捐贈2025.07.2404【小小詩人】 如果我能變身2025.07.2405【植感時光】天堂之果 紅豔刺寶木鱉果 2025.07.2706泰柬衝突升溫 釀12死 31傷2025.07.2507人生是過客 相遇皆因緣2025.07.2708走過風景走廊2025.07.2409男孩個性衝動 與睪固酮有關2025.07.2610林聰明行三好淨三業新書發表 推動三好願景2025.07.2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21周早產兒 被認證最早出生嬰兒餵養遭棄禿鷲 保育員以手偶扮鳥媽臘腸狗吃飯 堅持帶好友共享撿到情侶13年前瓶中信 得知已結婚生子肯亞小巴 傳承獨特瑪塔圖文化狗狗飼主節 人犬同心衝浪奪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