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畫師 用繪圖還原歷史

 |2018.10.04
1104觀看次
字級

【本報綜合報導】在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從事考古繪圖工作三十八年的黃家全,拿起尺規、瞇起眼睛,拿出削尖的鉛筆,在白紙上繪出青銅器的線條,「考古畫圖,最重要的就是和器物製造者之間發生的交流」,他說。

在黃家全看來,繪製器物圖不僅僅是完成一項工作,更是在還原歷史,穿越時空,與古人對話,「和文字記錄一樣,繪圖也是一種記錄考古工作的方式。一幅好的考古繪圖作品,專家不閱讀文字都能看懂器物的大致內容」。

一九八○年代初,從小就愛書法、國畫的黃家全,對考古院裡繪圖老師的工作充滿興趣,之後就帶著好奇心學習。而後回到四川,開始專業從事考古繪圖。

「繪圖的過程就是研究的過程」,在他看來,考古繪圖就像一台人工顯微鏡,把古人留下的痕跡全都反映出來。三十八年裡,他描繪過許多高精的考古繪圖作品,包括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銅立人像、紋飾華貴的銅尊、河南信陽光山縣春秋早期黃君孟夫婦墓出土的銅盤、滎經縣高山廟西漢墓發掘出土的各種漆木器、雲南晉寧石寨山第五次發掘出土的各類銅飾等。

「繪圖對我來說是一件幸福的事。」黃家全表示,繪圖本身是一件需要完全安靜下來的事,重複、瑣碎的工作容易讓人感覺枯燥,如果沒有興趣,沒有耐心,很難堅持下去。

有人質疑考古繪圖會被人工智能取代。黃家全卻不這麼認為,「繪圖中,有的地方是意到筆不到,機器沒有這種手法,很難呈現效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