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銀共居

文/王鴻國 |2018.09.23
3677觀看次
字級
年輕人與長輩相處久了,陌生的疏離也逐漸打破,大家一起圍桌聊天,也是一種不同的家的感覺。圖/新北市城鄉發展局提供
讓寵物自由活動,住戶也不用局限在房間裡,假日有更大的空間可以工作或上網追劇。圖/新北市城鄉發展局提供
年輕人和長輩共居,相識一場,也留下滿牆回憶與暖意。圖/新北市城鄉發展局提供
本版專題節錄自《全球中央》雜誌二○一八年九月號 http://www.cna.com.tw

文/王鴻國

「以前租屋時就是一個人的感覺」,來自台中、二十六歲的林琪如今一早起床面對的,是如同社會縮影的老少室友們,生活得很自在,大家可在「食廳」、「作廳」、「玩廳」來往穿梭,她笑說,「青銀共居」讓她回到熟悉的家庭式隔局與生活。

不一樣的居住體驗

重新建構「家」的定義

過去在臺北大學雙主修中文和歷史的林琪,畢業後到鶯歌陶瓷博物館工作。一直都在三峽租屋的她,在偶然機會下參與了新北市的共居計畫。這個大家庭是三戶串成的居住環境,每戶有三房,各自的大廳分別營造成大家可以圍著大餐桌快樂吃喝的「食廳」、提供工作空間的「作廳」,以及如同一般家庭客廳的「玩廳」。

她說,原本擔心和長輩們會有言語衝突,實際入住後發現,長輩的叮嚀大多僅在提醒關燈等小事,以及長輩早睡的不同生活作息,也因原本就有心理準備,反而不易發生衝突。

也因與長輩同住,林琪說,她現在有「有人等門」的美好感覺,是一種不同的家的感覺。原本在家遇長輩嘮叨常會回嘴,可是現在共居的長輩因為沒有血緣,扮演著「室友」的角色,「要唸就給他唸,忍忍就過了」。

倒是長輩間常因各有既定的生活觀念及作息而有所衝突,長輩也比較會有地域的觀念,林琪說,長輩比較不會像年輕人在三戶間往來穿梭,例如,若是住食廳的長輩就比較不會主動到作廳或玩廳走動,因為他們會認為那是「別人家」。

青銀共居的長輩不喜歡接受採訪,但在主辦單位的訪談紀錄中,入住的長輩多不排斥與年輕人相處,來自新北市新莊的林易瑩就說到,她報名參與計畫是希望和年輕人住在一起會更有活力,生活更愉快。

房子買不起、租不到

公辦青銀共居試解

「看到年輕人和老人家輕鬆相處的時候,真的感到很溫馨」,新北市城鄉發展局長柳宏典表示,他來自彰化員林,家鄉普遍是大家庭,長輩常會提供很實用的人生經驗,讓人受用無窮,因此,他一開始就很支持青銀共居的規畫案。

在新北市府規畫下,青銀共居的政策於去年開始舉辦三天兩夜共三梯次具有實驗性質的體驗營,藉此蒐集長輩及青年實際居住後的建議,逐步調整內裝,以更適合長輩的行動。

新北市推動青年族群與銀髮族群共居生活試辦計畫,經過合力打造友善安全的居住環境後,從去年開始規畫到目前受理第二期 long stay計畫已年滿一周歲了。去年底起接受報名,共有十五長輩及四十七青年報名,經面談後共甄選四名長輩及六名青年,合計十人於今年三月起入住,最年長者七十三歲,最年輕者二十二歲。

青年共居的地點位在三峽北大社會住宅的三戶施行,柳宏典說,每戶有兩間雅房及一間套房,每月租金分別是新台幣三千五百元、四千五百元,每人還要繳交一千元的共用水電及公基金費用及一個月的押金。

柳宏典表示,新北市已是高齡化社會,近四百萬人口中就有約五十萬名老人,占總人口百分之十二以上,雖然市府積極推動長照等社會福利,但許多人買不起房子,而房東一般又不太願意租給老人,使得居住問題日益嚴重,隨著社會住宅持續興建,是有必要建立可依循的青銀共居模式,擴大試用。

城鄉發展局科長鄭健志表示,這是台灣第一個青銀共居計畫,透過體驗營實驗、彈性調整,合力打造友善溫暖的居住環境。共居參與者除了相處上要相互包容,也學會了如何共同籌辦社區營造,讓青銀共居成為社區融合的一種動力,也希望能為高齡者、青年找出可能的新生活選項。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