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監察委員日前調查發現,去年全國六百萬劑公費流感疫苗中,有三十一萬劑「消失」,質疑全台衛生所皆可能不當使用疫苗,疾病管制署昨天終於給答案,全台三百七十家衛生所核對資料後,除新北市三重衛生所無接種名冊外,其餘二十九萬疫苗是接種資料無逐筆登錄於健保系統,而以人工紙本造冊,才導致誤差值,確實每一劑疫苗都有打在民眾身上。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說明,經二十二個縣市政府衛生局一個月的清查,依回報資料顯示,除新北市三重衛生所一萬三千多劑疫苗仍下落不明外,其餘疫苗均有名冊可核對證明實際接種對象。三重衛生所供稱是疫苗品質不良才銷毀,非私自銷毀,但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將交由檢方查證,若全數皆不當銷毀,賠償金將達上千萬元。
羅一鈞解釋,二十九萬多劑疫苗中,主要是執行接種時,疫苗使用量由衛生所登記於疾管署系統,但未由衛生所申請健保一百元接種處置費,也有部分疫苗雖由衛生所執行接種作業,但因民眾未帶健保卡、讀卡機設備或連線問題等緣故,未能申請健保。另外,也有疫苗是因衛生所互相支援,但疫苗使用量登記與疫苗處置費申請非由同一個衛生所處理。
為避免同樣事件再次發生,羅一鈞說,未來疫苗使用量登記及處置費申請,除特殊情形都將由實際執行接種的單位處理,避免資料不一致。另,今年十月十五日開始施打流感疫苗,社區接種站可於網路離線狀況下藉由讀取健保卡收集接種者資料,不必再人工造冊,確保接種紀錄資料正確性。
台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常務理事、成大醫學院公衛所特聘教授陳美霞強調,政府長期忽視基層衛生人員的努力,已造成工作滿意度低落。監察院又在未經嚴謹收集證據下,以單一個案,隨意影射全台衛生所,根本糟蹋衛生所對公衛的貢獻與努力,如今真相大白,應向全台衛生所道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