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眾聯展 傳遞歡喜入人間

李生鳳、許貞慧、邱雅芳大樹報導 |2018.09.03
1797觀看次
字級
攝影類菩提獎─妙勇法師作品〈吃素麻油炒飯的海鷗〉。圖/人間社記者許貞慧
攝影類佛光獎─黃進寶教士的〈豐收之喜〉。圖中的印度沙彌學園乘聞同學笑得燦爛,他說:「因為佛光山是我的家!」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許貞慧、邱雅芳大樹報導】眾所期盼的「歡喜人間──佛光山二○一八徒眾作品聯展」,一日在佛光緣美術館總館舉辦開幕式,包括: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國際佛光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及海內外佛光人等逾二百五十人出席開幕,開場有佛光山法師組成的聖歌班獻唱〈祈求〉、〈偉大的佛陀〉,佛光山印度沙彌學園沙彌虔誠誦念梵文《心經》,堪稱另類「展出內容」,其多樣性彰顯人間佛教精神。

此次展出二百零八件作品,涵蓋類別有書法、篆刻、繪畫、攝影、陶藝、插花、電腦繪圖等。佛光山法師在法務繁忙之餘仍把握空檔創作,作品充滿創意,體現出家人簡樸、惜物愛物的精神。

佛光山住持心保和尚致詞時表示,世間雖然有許多美的東西,但未必「真」,大家創作的出發點在「真」,「真」才會令人感動,看到美的價值。佛光山以文化弘揚佛法,讓大眾從不同角度認識佛教,以種種法門接引眾生,當大家心中都能放一點光時,就能讓這世界大放光明。

「法師的作品,除了藝術之美外,還帶有創意和禪味。」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理事劉招明以道璞法師的作品〈菩薩的小跟班〉為例,旁邊註解「沒有慧根,也要會跟」,覺得大家不只有慧根,還很「會跟」,欣見大家跟了星雲大師和佛光山,創造出「歡喜人間」。

擔任評審的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教授暨佛陀紀念館駐館藝術家洪根深強調,創作本身就像是修行,在法師的作品中看到竹子和蓮花,也就是高潔與清淨,都是出自法師內心的真誠流露,每個色彩、線條,都是法師在繁忙中定下心,靜慮後完成的作品,非常難得。

集體創作

成就佛光山大美

展出代表、《人間福報》總編輯妙熙法師表示,佛光山徒眾創作的動力來自師父上人星雲大師。大師病後仍每天持續寫病後字,並將義賣所得悉數捐給好苗子,做為助學基金,將藝術成為菩薩行。受到大師的鼓勵弟子們很踴躍參與此次聯展,以《人間福報》為例,將報紙剪開,重新拼裝、彩繪,讓報紙有了新生命。如同一成不變的生活,因創作而精采,生命因有佛法而可貴,「大家的集體創作,成就佛光山的大美。」

此次攝影類佛光獎得獎作品是黃進寶教士的〈豐收之喜〉,照片中主角是印度沙彌學園的乘聞同學表示,曾有人問他「為什麼會笑得那麼燦爛?」他說:「因為佛光山是我的家,而且這不是一般的家,是極樂淨土,有星雲大師和老師們的愛護,我怎能不歡喜?」

「立體類般若獎」由惠中寺住持覺居法師,帶領住眾法師以陶藝類參展。覺居法師指出,法師以最原始的樹木、葉子為創作素材,加上教導的陶藝老師不藏私、法師也認真學習,覺居法師很自信說:「我們做得陶壺不漏水,一次就成功」,讓現場的貴賓開懷大笑。

「攝影類菩提獎」是以在澳洲南天寺〈吃素麻油炒飯〉的近三百隻海鷗為主角,住持滿可法師指導,妙勇法師「趴」在地上拍出的大作。法師提到,每年一、二月,南天寺會有許多海鷗到來,大師關心海鷗吃什麼?因此滿可法師想到以海鷗為主角,讓法師一同入鏡,成就了此瞬間美景。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