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人們應變能力 創造更好的人際關係

鄭羽書 |2004.03.26
277觀看次
字級

【記者鄭羽書台北報導】「生活教練」一詞乍聽之下容易被誤解是某一種運動的訓練師。對華人生活教練穆景南來說,成為生活教練是她生命的轉捩點。  
畢業於師範大學教育系、又到美國修教育碩士,穆景南說自己從小就是個品學兼優的「乖小孩」,在填鴨式教育下順利升學,畢業後進入國中教書,成為老師是她的夢想。一直到在大學時期都以「分數、名次」為追求目標的穆景南,進入職場工作後才發現那並不是最重要的。尤其在升學主義的台灣,穆景南看到太多純真可愛的孩子,在歷經分班考試、只注重智育成績的制度下,轉為叛逆、陰鬱的性格,「他們的人生幾乎被毀了一半!」穆景南說。  
當時亟欲挽救這些孩子的穆景南,花了大半時間在和一般所謂「後段班」的孩子相處,她鼓勵、用心教導啟發,讓這些學生即使智育成績不如他人,也能在技職教育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天空。穆景南笑說:「我經常得到訓導處去『救』我的學生。」因為每當學生犯錯,都會被當成是蓄意,而「後段班學生本來就愛惹禍滋事」的先入為主觀念,經常讓他們受到不公平的對待。
為了修得碩士學位,穆景南到國外求學、就業,在將屆不惑之年,因緣際會接觸到「生活教練」。穆景南說,生活教練在國內外都是新興行業,它與諮商輔導的最大不同在於,後者是屬於心理醫學的一部分,個案多半是心理狀態已出現問題,需要找出病因;而生活教練則針對現在與未來,幫助人有更好的應變能力,去面對未來的變化,例如職場、婚姻、人際關係經營……等等,屬於「預防性」的功能。
當上生活教練後,穆景南先在美國舊金山的華人地區全心投入生活教練一職,成為華人生活教練的先驅,為了服務更多國內的朋友,在一九九九年回到台灣,成立「國際大A學習機構」。長年的生活教練經驗,穆景南表示,每天最重要的自我訓練就是「抽離」,隨時提醒自己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無私偏袒地解決人的問題。最近她寫了《男人,嘜ㄍ一ㄥ啊!》這本書,主張男人應該積極培養自覺的能力,透過案例人物的經驗分享,對自己的生命有所省察,提供男人與女人建議,鼓勵兩性能藉由彼此了解而互相扶持。
本欄由中廣流行網「千禧之愛酖High,女人」節目提供,每周日晚十一時播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