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隆1碗麵 吃出台東阿嬤的畫展

 |2018.08.06
2143觀看次
字級
吳罕阿嬤畫鳥、畫月亮,信手拈來。圖/中央社
斑駁的牆前,阿嬤色彩鮮明的畫作讓人忍不住多看幾眼。 圖/中央社

【本報綜合報導】一碗麵串起基隆一群大學生和一位台東鹿野鄉下愛畫畫阿嬤的因緣,這群熱血青年翻過中央山脈,幫阿嬤辦畫展,也串起生命故事。

台東鹿野鄉龍田村,上周末除了有熱鬧的熱氣球嘉年華活動,村落內的鹿野區役場也有一場小型音樂會和畫展。畫展展出十六位素人畫家的十九幅畫,畫家全是鹿野鄉大原地區(今瑞源、瑞隆、瑞和三村)的阿公、阿嬤,最年長的八十六歲、最年輕的七十七歲。阿公、阿嬤一輩子拿鋤頭,直到體力差了,換拿畫筆畫下家鄉的記憶。

主辦畫展的是海洋大學三創基地的旭岡國際藝術團隊,團隊表示,都是因為有「一碗麵的故事」,才有這些阿嬤、阿公的畫展。

團隊成員、海洋大學三年級學生楊桑解釋,她和高姓同學今年初獲邀到鄰居家吃麵,同學驚豔「麵好好吃」,鄰居笑回:「我媽媽煮的麵更好吃。」

早年拿鋤頭養家 現在拿筆畫回憶

原來,這位鄰居的媽媽吳罕在鹿野擺攤賣古早麵。現年八十六歲的吳罕阿嬤,年輕時白天在田裡工作,晚上擺攤賣麵,就這樣肩負起有五個小孩的家庭生計。

楊桑說,當他們吃完麵要離開鄰居家時,高姓同學又被牆上的一幅畫吸引;鄰居說,這也是媽媽吳罕的畫作。

高姓同學將這幅畫拍下,放在網路群組上,吸引教授謝東凱的注意。謝東凱對吳罕阿嬤的藝術天分感到相當驚豔,於是帶著年輕人團隊,從基隆趕到鹿野阿嬤的古早味麵店,親自聽阿嬤說故事,看阿嬤畫出年輕的記憶。

學運動、學語言 老得多麼有趣

吳罕兩年前加入社區開辦的「樂齡學習中心」才開始學畫畫。她說:「一輩子只拿過鋤頭,從未拿過筆。」吳罕上周出席台東社區照顧關懷據點成果展時說,她獨居在家沒伴,自從社區有了關懷據點,她到那裡有老師教畫畫、槌球、客語和阿美族語,學得好玩又有趣,「沒想到老了還能學這麼多東西」。

藝術團隊回到基隆後,在海洋大學幫阿嬤舉辦個人畫展,沒想到收到很大回響,於是團隊決定到阿嬤的家鄉鹿野,幫當地學畫的阿公、阿嬤辦一次畫展。

楊桑說,這次畫展名為「畫現大原.鹿野阿嬤的記憶畫展」,上周末在鹿野區役場展出,接著十一日在瑞源火車站展出。

楊桑指出,團隊接下來打算用「公益創生,藝術介入」的方式,與鹿野阿嬤們共創藝術地景作品,行動已經感動許多人陸續投入。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