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哲堯老師帶著學生百里徒步旅行。
圖/上石國小提供
許哲堯老師帶著學生百里徒步旅行。
圖/上石國小提供
【本報綜合報導】「不要有作業」、「打電動」、「每天打球」、「睡到飽」……這是國中、小學生心目中最完美的暑假。不過,台中市上石國小老師卻有完全不同的安排,他帶著學生「百里徒步旅行」,體驗不一樣的假期,教務主任閔柏惠認為,現在的孩子平時要學的夠多了,寒、暑假可根據性格,安排不一樣的體驗並適度休息。
「哇,我們走了一百公里!」台中市上石國小老師許哲堯,今年暑假帶著八名小四學生平均每天步行十五公里、從台中走到嘉義,完成「小學生百里徒步之旅」。他們出發後,頭三天遇到豪大雨,孩子們學會互相照顧,慢活看台灣風景,家長也肯定這趟旅程。
七十二年次的許哲堯是代理老師,去年他自己花了四十五天徒步環島,興起帶學生徒步旅行的念頭,利用一學期和學生、家長討論,最後有五名女生、三名男生加入。他說,就孩子們體力而言,一百公里剛剛好,大約是台中到嘉義,回程坐火車。
「走路的步調最慢,適合讓孩子學習慢活,騎單車咻一下就過了,較難看清楚沿途的風景,感受人情溫度。」許哲堯把旅行計畫寫在班級社群,平時鼓勵家長帶孩子多運動,行前教學生打包行李,一共要帶三十多樣物品,每人背起來約十公斤,再一起討論路線規畫,平均每天旅費九百元。
他們七月一日一出發就遇到中南部豪大雨,一行人沒有卻步,但有孩子從未淋過雨嚇哭了。學生們回憶,剛開始對距離沒概念,全身都溼了,到彰化花壇,馬路淹水,遇到一間很棒的7-11,店長準備熱湯、吹風機讓大家躲雨,這是第一次感受濃濃人情味。
他們走過彩虹眷村、成功嶺、雲林貓咪小學堂、西螺open小將公車、嘉義觀光酒廠、月桃故事館……,許哲堯說,沿途一點都不無聊,孩子們吱吱喳喳天南地北,大家印象最深刻是一點九公里的「西螺大橋」,慢走和開車呼嘯而過感覺很不一樣。
學生吳坦融的爸爸說,許老師很細心,定時打卡報平安,他鼓勵孩子參加,要學會獨立、同儕照顧。學生賴楷潼的媽媽說,現在小孩很少晒太陽、少運動,女兒百里徒步回來後,對公里數很有概念,現在出門不搭車,走三公里也不覺得累。
從生活中學習
閔柏惠說,哲堯老師教學用心,也尊重學生,更在乎從生活中學習知識、活用知識,百里徒步是珍貴的跨領域學習的實踐。
幾年前改編自真人真事電影《帶一片風景走》,描述基隆市男子黃智勇帶罹患小腦萎縮症的妻子蔡秀明環島的故事,感動眾人。近年來不分男女老少,有的意在飽覽風景,有的想將生活著的這塊土地深深烙印在心裡,更有父母帶著小孩,用雙腳進行親子教育,體會暖暖人情……徒步環島成為更多人生命拼圖中重要的一塊。
就如作家劉克襄遇到的木工阿璋表示,「人生一定要有個美好的夢想,徒步環島是一輩子的心願。眼看人生即將跨到中年,此時若不做就來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