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一女林芮吟獲丘成桐數學獎金牌。圖/中央社
丘成桐鼓勵女孩子多念數學系。圖/吳姿賢
【本報台北訊】中央研究院院士丘成桐昨天表示,微積分是數學、力學的研究基礎,台灣高三下學期才開始學是不夠的,國外很多從高二就開始教;台灣面臨競爭,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二日成為首位獲頒「馬塞爾.格羅斯曼獎」(Marcel Grossmann Awards)華人數學家的丘成桐,昨天出席台大數學系舉行的第十屆丘成桐中學數學獎頒獎典禮,會後發表談話,特別鼓勵女孩子多念數學系。
他說,很多家長或媒體認為念數學沒前途,「其實數學念得好的話,在學界找到終身位置沒有問題。」
丘成桐表示,十年前中國大陸也有類似的數學競賽,學生程度不太好,他發現是高中教的內容不夠,沒有一人懂微積分。後來他開始提倡,近年來愈來愈多中國的高中開始教微積分,學生程度也愈來愈好。
丘成桐認為,微積分在數學、物理、工程、經濟學相關領域,都是非常重要的知識,現在最熱門的大數據、人工智慧,也都需要微積分。
台灣高中三年級才開始教微積分,丘成桐擔心教的不夠,學生出國留學,可能會因為微積分程度跟不上同學,影響自信心。他並說近年中國北京學生的程度成長非常快,五年內會有很多技術人才產生,台灣面臨競爭,必須正視這個問題。
今年丘成桐數學獎金牌獎得主是北一女中學生林芮吟,她研究「可四元列表著色」問題。台大數學系評審教授張鎮華表示,林芮吟勇於挑戰很困難題目,過程中遇到很多挫折,仍願意持續琢磨,精神值得大家學習。
台大數學系教授陳俊全表示,比賽中看到學生對數學的熱情,甚至把數學擬人化,讓人感到欣慰,他幽默地形容:「比我們委員(指評審教授)還愛數學,就算沒有,至少更肉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