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昨在屏東舉行「撲滅口蹄疫、邁向非疫區誓師大會」,希望一年後能申請為非疫區,現場並展示監控疫情的無人機。
圖/中央社
農委會昨在屏東舉行「撲滅口蹄疫、邁向非疫區誓師大會」,希望一年後能申請為非疫區,現場並展示監控疫情的無人機。
圖/中央社
【本報屏東訊】台灣一九九七年爆發口蹄疫,展開長達二十一年防疫,農委會主委林聰賢昨天宣布,台灣口蹄疫將於七月起拔針(不再施打疫苗),如果一年內無新病例,即可提出申請成為非疫區,「這一刻,我們準備了二十一年」;林聰賢說,只有擺脫口蹄疫,才代表台灣養豬產業全面現代化,產品得以在國際市場重新流通。
據農委會統計,台灣本島、澎湖及馬祖地區,口蹄疫疫苗注射率達九成以上,牧場中和抗體監測覆蓋率達八成以上;另外針對市場環監測、哨兵豬試驗,及偶蹄動物同居試驗,均未檢出口蹄疫病毒,世界動物衛生組織(OIE)去年已將台灣本島等列為施打疫苗非疫區。
農委會說,「拔針」後一年內若沒有疫情傳出,即可向OIE申請回歸非疫區,如果順利認證,預計到二○二○年,台灣就可以完全擺脫口蹄疫。但如果未來一年內有疫情傳出,那一切都得重來。
為了宣示拔針,農委會昨冒著豪大雨在屏東縣萬巒鄉大豐牧場舉行誓師大會,林聰賢表示,二十一年前的口蹄疫情,全台撲殺的豬隻高達三百八十多萬頭,養豬產業跌掉了一千七百多億,很多養豬業者傷心離場。
林聰賢說,只有真正擺脫口蹄疫,才等於宣告國內的養豬產業真正進入現代化,這對國內養豬產業具有重大意義。
為防範疫情,農委會在現場還準備了多架無人機、熱感應影象監控,宣示未來要共同加入防疫行列,可惜因為下雨,未現場示範,不過林聰賢說,這幾年國內防範禽流感已建立成熟的防疫管道,口蹄疫在拔針後,也會比照監控,向非疫區邁進。
養豬戶:
這一天等了21年
「養豬戶等這一天等了二十一年了!」屏東縣養豬協會常務監事方志源回想二十一年前的口蹄疫浩劫,十分激動說,當年大撲殺,養豬產業幾乎崩盤,如今終於等到拔針,「希望政府這次一定要做起來」。
屏東縣動物防疫所所長李永文當年也是防疫人員,他說,有養豬戶看到自己辛苦養的豬全遭撲殺,難過到直接轉行;有些養豬戶到現在回想起當年的慘狀,還會掉眼淚,撲殺噩夢揮之不去。
養豬農民蘇鵬當年也是受害者,歷經口蹄疫重生後,如今已是養豬模範生。他說,當年大家都是受害者,但經過二十一年,「也該是走出來的時候了」;拔針雖是里程碑,但拔針之後的防疫一定要更謹慎,才不至於再受傷。
方志源說,過去的撲殺補償只有六成,這次農委會已允諾全額補償,但鼓勵業者要主動通報,在財產受到保障情況下,「應該有機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