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歐洲佛光聯誼會,開幕典禮大合照。
圖/人間社記者林澄杉
【人間社記者林澄杉斯德哥爾摩報導】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二○一八歐洲佛光聯誼會,十五日起一連三天,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斯堪地旅館(Scandic Infra City)舉行,「閱讀,讓夢想起飛」、「當代佛教的危機與轉機」作主題論壇,導讀《星雲大師全集》及進行「多元類型讀書會工作坊」探討,歐洲十四個國家、逾三百五十位愛書人參與。
十五日開幕典禮由國際佛光會歐洲聯誼會主任委員蔡有娣主持,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祕書長覺培法師、副祕書長滿謙法師、人間佛教讀書會東南亞區執行長彭桂芳、人間佛教讀書會台灣區執行長鄧淑明、中國大陸駐瑞典大使館政務參贊張彪、瑞典國家宗教局執行長Åke Göransson、瑞典佛教會會長Trudy Fredriksson、瑞典自然保護協會代表Anderas Drufva等貴賓蒞臨。
善法帶回家 普濟大眾
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總會長心保和尚,國際佛光會世界總會署理會長慈容法師,都特別預錄影片勉勵歐洲佛光人。典禮中同時以佛光會會員節省結緣品費三萬克朗,當場捐助瑞典環保團體,並表揚優秀協會,舉辦好書交換等有意義的活動。
蔡有娣提到,佛光聯誼會秉承佛光山文化、教育、慈善、共修四大宗旨,一年一度的聯誼活動,透過會議溝通,大家互相學習,讓歡喜布滿人間,祝福大家平安喜樂、吉祥如意。
「生命是一條漫長的旅程,大家活著都有目標,如果要讓社會做出改變,就必須一起努力。」Åke Göransson提出宗教自由、宗教間的合作及多元化的團結,希望為宗教自由和個人尊嚴而奮戰;為建立和諧美好的社會而互相合作,學習愛護和守護人與人之間的多元關係。
Anderas Drufva提到,自然保護協會負責當地國家和全球重要的環境問題、傳播環保知識、判斷環境威脅程度,並為環境提供建設性解決方案,主要涉及氣候、海洋、森林、環境汙染和農業等,這些領域是組織活動中最重要的部分。
「佛教在人類精神文明和文化發展,具有重要地位。」張彪認為,佛教傳入東方後與中華文化融合,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當今世界,不同文明、不同宗教之間,亟需相互尊重、和諧共存,希望在相聚交流時間,互相學習、互為借鏡,促使中歐文化發揮應有的功效。
「佛光人要以法為師,以法相會,追求真理。」滿謙法師表示,今年安排閱讀博覽會形式逾三百五十人參與,是歷年人數最多,也是最多台灣講師前來協助的一次。聯誼會以「閱讀,讓夢想起飛」為主題,以聞思修入三摩地,透過多元學習,找出自己的盲點,接納別人的意見,將善法帶回家庭、貢獻社會,普濟大眾。
多元工作坊 活潑閱讀
「欣見十四國、十八個協會的佛光人,齊聚瑞典斯德哥爾摩聯誼交流。」覺培法師讚賞瑞典國家宗教局執行長崇尚自然、熱愛和平,和平與平等是人們最大的嚮往,佛光人不僅學佛更要行佛,在深入經藏基礎下,有理念、思想,在星雲大師「寺院學校化」理念下讀書、做人、服務。
三天聯誼會課程,安排兩場論壇,由人間佛教讀書會輔導妙涵法師、滿謙法師、覺培法師、陳安娜、林祖強等與談,引領大眾從書中將人間佛教三好、四給思想,融入生活中,建立五和世界;也由講師石娟娟主持,導讀《星雲大師全集》,透過妙光法師、覺容法師、妙祥法師及妙多法師的與談,一窺佛法奧祕。
佛光聯誼會講師群同時安排「多元類型讀書會工作坊」,由妙光法師、黃美雪、范鴻英、彭桂芳,引導探索英文、文章、歌曲、短片讀書會,藉由不同體裁、方式,讓閱讀更趨活潑生動,落實「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些緣,讀懂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