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筆人:蘇進強(作家)
何崇輝,一個出身嘉義農家的企業家,他不是富甲一方的財團,而是一介再平凡不過的「台灣歐吉桑」。
數十年來,他總低調的一步一腳印,在台北或在他的故鄕苗栗,一幢一幢的為客戶、鄕親蓋房子、賣房子,殷實的處事風格,從未有過任何商業糾紛,不僅默默參與許多社會公益,捐助弱勢貧困,行有餘力也開始投入文化藝術的收藏,他當然也不是富可敵國或名氣響亮的收藏家,他也未曾出入拍賣場,但台北的書畫界、印石藏家,都認識、歡喜與這個謙虛真誠的「何仔」結交認識,透過書畫界、玉石篆刻家好友的推薦,他也成為一個收藏品類繁多的收藏家。
他說,只要喜歡,買得起,就結緣,買了,就惜缘,可以捐贈,卻不以之營利。這是何祟輝十分單純的初心。
對古人的智慧,對當代書畫藝術,對佛教文物,何崇輝總是心存恭敬,對當代書畫、玉石篆刻家,他更謙卑以對,縱使高價收購,也不以財傲人,甚至自謙學生,不恥下問,他用行動表達尊師重道的人文素養。
他心中自有一幅文化地圖,儘管他也收藏到不少名家且價格看漲的作品、藝術精品、骨董書畫,但從來不曾將收藏的文物炒作高價求售,有人對他竪起大拇指,也有人覺得他太憨厚了。但他不以為忤,反而自得其樂。他說,我收藏不是為了賣更好的價格,而是為了交朋友,既結緣也交心,相互分享、汲取彼此的人生智慧與文化藝術的美和感動。
更令人感動的是,他的夫人和兒女,對他總是傾其所有,不論是義助友好或捐獻四方,總是支持、鼓勵,充滿歡喜心,由此可知,家庭美滿是事業成功的基礎。
而這次捐贈給「佛光緣美術館」以「豁然之境」為名展出的收藏品中,包括由兩岸名家歴時數年精心繪製,達六十八台尺長的《法界源流圖》長卷軸、《伍佰羅漢圖》,尤令人讚歎稱頌不已。其他文物諸如十套的貝葉經、手繪寫册頁佛經、毫刻心經、十八尊壽山石精雕十八羅漢、大威德法王雕像、金剛經彙刻、舊版的法華經、華嚴經句聯等等,以佛教文物為主,有印石、雕刻也有工筆花卉、民俗風情的書畫及陶藝作品等,包括當代名家李奇茂、吳平、薛志揚、廖德良、李元慶、溫永琛、李營儒、官大欽、陳宏勉、陳木泉、趙藴玉、李清源、古耀華等。其中,《大威德法王》壽山石雕像曾在歷史博物館展出,而出自收藏同好盧鐘雄先生的貝葉經,也是故宮博物院典藏的佛教文物之一。讓這些文物回歸佛光普照、全球佛教美學人文藝術的重鎮「佛光緣美術館」,這是何崇輝二十多年一心一意的大願。
何崇輝告訴我,他十分認同星雲大師的「人間佛教」,其實他在收藏這些佛教文物初時,就發心要將此次收藏展的文物捐獻給佛光山,延宕多年,因緣具足了,就滿心歡喜自然而然的捐獻出來,而「佛光緣美術館」總館長如常法師也親臨何先生的藏館,和多位師父一一檢視鑑賞,並深受他素樸初心的感動,也促成了這次的收藏展。
做為一個文化人,一個佛光山的弟子,也是這次展覽的參與者,我十分佩服何崇輝先生,收藏而不藏私,願意奉獻、分享的胸懷。
(「豁然之境」——何崇輝捐贈作品展,刻於台北市松山區佛光道場『佛光緣美術館』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