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大合照。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妙凡法師(右二)代表贈送卓心平教授(左二)星雲大師的墨寶。圖╱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提供
【人間社記者常紅星北京報導】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主辦、光中文教館承辦的「人間佛教論壇──菩薩情懷的善巧方便」主題論壇,二十六日在北京舉行。本次論壇由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院長妙凡法師主持,光中文教館執行長慧得法師、上海大學文學院教授程恭讓、西華師範大學教授王雪梅、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溫金玉應邀擔任論壇與談人,嘉賓有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所所長暨中國宗教學會會長卓新平教授賢伉儷等,二百多人與會。
慧得法師在論壇上為大家分享星雲大師一生弘揚人間佛教事業過程中,所表現出的善巧方便智慧。他指出,大師一生注重細行,踐行三好四給,強調平等的菩薩精神,這一切都是大師善巧方便智慧和菩薩情懷的彰顯。
溫金玉回顧與星雲大師以及佛光山結緣的經歷,深為大師精進不懈、努力弘法的的精神所感動。其後溫金玉又從佛教戒律中國化的角度,對菩薩行者在弘揚佛法過程中,所應具有的善巧方便智慧與所應堅持的基本原則,作了深入闡述。
王雪梅從自己長期從事的彌勒信仰研究出發,指出彌勒菩薩信仰具有人間性、智慧性和善權性三大特徵。這些特徵與現代人間佛教思想核心高度契應。彌勒菩薩在弘法中常作善巧施設,而星雲大師在弘揚人間佛教過程中亦同樣深具善巧方便智慧,由此可以進一步看出星雲大師人間佛教思想與彌勒信仰之間的一致性。
「大乘佛教的本質在於對菩薩行的高度重視,而菩薩行的基本結構就是般若與善巧方便不一不二、不即不離、平等並舉、相輔相成。」程恭讓指出,星雲大師所領導的佛光山人間佛教事業,之所以能夠取得佛光普照三千界、法水長流五大洲的巨大成果,究其根本,正是得力於星雲大師所深具的善巧方便智德。立足於對星雲大師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的全面考察,程恭讓深信,「人間佛教一定是世界上的一道光明」。
最後邀請卓新平教授致詞,他表示,康德(德國古典哲學創始人)對信仰的理解是:「頭上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星空又可以被稱為星雲。我們抬頭仰望星雲,也就看到了佛光。我們低頭守護心中的道德律,就是要踐行人間佛教。學佛學的是覺悟,是悟透世界、點亮人生。這就是人間佛教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