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探月背鋪路 陸發射鵲橋

 |2018.05.22
1410觀看次
字級
中國大陸的長征-4C型火箭二十一日載著一枚「鵲橋」中繼衛星,從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圖/新華社

【本報綜合報導】中國大陸「嫦娥四號」的中繼星「鵲橋」周一凌晨五時二十八分發射升空,為世界首顆運行於地月拉格朗日L2點(簡稱地月L2點)的通信衛星,將為二○一八年底預定發射的「嫦娥四號」月球背面軟著陸探測任務,提供地月間的中繼通信。

新華社報導,「長征四號」火箭飛行二十五分鐘後「星箭分離」,將「鵲橋」直接送入近地點高度兩百公里,遠地點高度四十萬公里的預定地月轉移軌道,衛星太陽翼和中繼通信天線相繼展開正常。

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偉仁表示,由於月球有一面總是背對著地球,當「嫦娥四號」進行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任務時,將受月球自身遮擋,無法直接與地球進行測控通信和資料傳輸,而「鵲橋」則相當於架設在「嫦娥四號」與地球間的通信中繼站。

新華社引述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五院「鵲橋」號中繼星專案經理張立華稱,由荷蘭研製的低頻射電探測儀,未來將開展在軌科學探測試驗。他聲稱:「鵲橋的發射,是中國大陸成為首個實現探測器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國家的關鍵一步。」

月球背面又稱「月之暗面」,從地球上永遠無法直接看到。過去雖曾有人拍過月球背面的照片,最早一批影像甚至在一九五九年就出現,但從未有人進行探勘。

據新華社報導,「嫦娥四號」之後將被送往月球南極附近的艾特肯盆地(Aitken Basin)。這也是中國第二項探月計畫。二○一三年,「嫦娥三號」成功登陸月球並釋放了「玉兔號」月球車,但如今已停止運作。

明年發射「嫦娥五號」

大陸國家航天局計畫在明年發射「嫦娥五號」,主要承擔採樣返回任務。中國大陸已對太空項目投入數十億美元,爭取在二○二二年建成自己的載人空間站,以及在不遠的未來將人類送到月球。

月球背面到底有什麼?這個問題一直不停地刺激人類的「腦洞」。由於月球的自轉周期和公轉周期一致,所以地球人類永遠只能觀看到它的同一面,正因為這個原因,人類無法窺見的月球背面一直充滿神祕,甚至有人認為上面有外星人的基地。

大陸當局形容,「嫦娥四號」將於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軟著陸和巡視勘察任務,有望解開困擾天文迷多時的謎團。

月球背面有外星人基地?

事實上,自從美國「阿波羅十七號」飛船返回地球、美國結束「阿波羅」登月計畫後,四十多年來美國從此再未進行過任何載人登月任務。而阿波羅探月工程五次登月,都選擇月球的正面。坊間曾傳聞,二十五名飛往月球的美國太空人,其實都曾在月球上發現過不明飛行物,而外星人的基地就在月球背面,因感到畏懼,美國太空總署(NASA)最後放棄了載人登月任務。

亦有專家指出,透過繞月衛星,美國其實早已探測過月球背面。除了地貌有所不同之外,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月球正面月海和月陸較多,環形山較少,而月球背面的環形山則又多又密,月海卻很少。

中國大陸的探月計畫分為「探」、「登」、「駐」三個階段,即無人探月、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其中二○○四年經國務院立項的「嫦娥工程」屬於第一階段,它又分為繞月飛行、機器人著陸、勘查採樣及返回三步走,簡稱為「繞」、「落」、「回」三期工程,估計耗資人民幣數百億元。

據報導,將於年底發射的「嫦娥四號」,預料將是二期工程「落」的最後一次任務。之後,首階段的探月計畫會進入第三期工程,目標是採集月球土壤和岩石樣品送回地球研究,原本預定去年啟動,但因新一代「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去年七月發射任務失敗,令有關探月工程進度一度受阻。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