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養面面觀】 孩子的薪水

文/以薰 |2018.05.18
1947觀看次
字級

文/以薰

我的第一份薪水,是專一寒假在電子零件工廠工讀的薄酬。既是社會新鮮人,也沒啥技術可言,老闆精打細算,領得的工資稱不上令人雀躍。但爸媽說,這是我努力的成果,他們一毛錢也不會要,全數由我自己保管運用,當下開心不已。

雖然爸媽每個月都會發零用錢,但左支右絀總存不了多少,第一次到手的工資,讓我下定決心開始認真規畫財務。不過短短一個月的寒假,屈指可數的工資,竟在我心裡種下了一棵儲蓄理財的幼苗,每每盼望著寒暑假能打工攢錢,累積財富。

爸媽總是鼓勵我們自己打工存錢,因為家裡的經濟情況僅在小康邊緣,他們只能供給兒女基本的生活開銷。我也明白,爸爸是基層的員工,媽媽又是家庭主婦,五個蘿蔔頭食指浩繁,要拉拔我們長大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

感謝爸媽從小就灌輸我們儲蓄的好觀念,雖然我的理財方式很保守,但幾年下來,也有了一間屬於自己的小窩。而我也用同樣的態度對待進入職場的兒子,從他領第一份薪水開始,我不曾跟他拿過一塊錢。我告訴他,自己賺的錢自己存,但老婆本也要靠自己的能力賺;凡事要靠自己的本事,想過什麼樣的生活,就要用自己的雙手去打拚。我的態度是,讓孩子經濟獨立,切莫養成依賴父母的惡習。

雖然有人質疑我的作法,認為孩子回饋父母天經地義。但我相信,讓孩子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薪水並善加理財,更重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