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鳴
閨蜜聚會時,有個共同的話題——媽媽的電話。
媽媽的電話是廣播劇,四十分鐘為一集,她是主演,不許插話;但必須跟著她的節奏「嗯」、「喔」作回應,不然電話那頭就會大吼:「你到底聽到了沒?」
媽媽的電話是一一九,無時無刻,甚至會在凌晨三點把你驚醒,結果無非是她的血糖高了零點一。
媽媽的電話是聖旨,如果抗旨,定會遭到一頓訓斥,把你說成罪大惡極,接著以一道最後通牒:「我要死了!」掛斷電話。
我驚恐,我煩躁,脾氣上來也會衝她吼叫。
我是媽媽的女兒,也是孩子的媽。我曾發誓,一定不要做一個像我媽一樣的媽。
我的兒子在北漂,兒行千里母擔憂啊,可我從不敢打擾他;但只要一看是他電話,我立馬放下一切來聆聽他的「教導」,當然,我也嘮嘮叨叨不知說些什麼。
直到有一天,電話裡傳來一句:「你怎麼愈來愈像外婆了!」那不耐煩的聲音,彷彿讓我看到了媽媽的影子,我的玻璃心碎了一地。我的孩子不懂我,我也不懂我媽。受傷的滋味很不好。
我媽媽八十歲了,我也老大不小,想想,人生還能有多少機會跟媽媽講電話?
媽媽已經老了,她就是我們的孩子,就讓她拗、讓她鬧、讓她吵吧!她今天還能跟你吵、跟你鬧,都是兒女的福報;她跟你吵、跟你鬧,不過是以這種方式,呼喚著兒女的陪伴和親近……
不知什麼原因,近來突然發現媽媽的電話少了,即使打過去也是三言兩語,她還會主動說「掛了」,妹妹誇她「很乖」,我的心卻忽然變得空落落。
每周末,我都會去養老院陪媽媽。那天,我帶她去買了新衣服,她逢人便說好開心。
我出了汗,就在她那兒洗個澡。一不留神,我看見媽媽坐在輪椅上,兩手顫巍巍地幫我搓著內衣——這個世界上,只有母親才會為女兒洗內衣。我勸了幾句沒有把她攔住,我完全沉醉在做女兒的幸福裡。
每次,媽媽都要把早餐積攢下來的饅頭塞給我,她明知道我不缺饅頭;我想,這是她目前僅有的表達愛的方式。儘管我媽媽從來沒有說過一聲「我愛你」,但卻從來沒有停止過以她的方式在愛著兒女。
忽然間,好想回放媽媽的「廣播劇」,可我一句台詞也想不起。
「媽,再跟我說說話吧!」媽媽只是說了一句:「沒事了,回去吧!到家了記得給我打個電話。」
人的衰老過程就是一輪回歸,媽媽的身體在衰退,包括語言和記憶,不知哪天就會變成一個嬰兒,再也不認識你。回想早兩年還能帶媽媽去旅遊,那種幸福日子再也回不去;如今就連聽媽媽講電話,也變成了一種奢侈。原來,不只是我陪媽媽,也是媽媽在陪我;孝敬,不只是兒女付出,也是父母在滿足兒女的心。
如果還有什麼孝敬父母的心願,趁現在還來得及就趕快去實現吧,莫要等到後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