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職災保險」上路後,將以「先傷後病」為判定標準,農民如果因為噴農藥而受傷,可認定為職業災害。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申請農保須有一定條件門檻,過去不少實際務農者因無農地,或租地卻拿不到租約,導致無法取得農保資格,現在審核資格放寬,實際耕作者及蜂農,只要出示證明都能納保,目前已有三十七人申請,七人已通過審核取得資格。
勞保局統計,截至今年三月底止,有農保資格達一百一十六萬三千人。農委會修正公布,因養蜂農需逐蜜源遷徙,非以自有或承租農地之必要,只要蜂農在蜜蜂放養期間,向戶籍及流動放養所在地公所依「農民從事養蜂事實申報及登錄作業程序」申報、取得公所核發的養蜂證明,即可申請入保。
另外,台灣有不少無自耕地的實際耕作者,過去受限於地主不願意訂書面契約或辦理公證,導致無法以佃農身分加入農保,現在一併放寬,針對口頭契約而合法使用他人農地的實際耕作者,可向農地所在地的農改場依「實際耕作者從事農業生產工作認定作業要點」申請、取得農改場核發的從農工作證明,再申請入保。
農委會輔導處長朱建偉表示,從三月起開放實際從農者可入農保,目前已有三十七人申請,七人取得資格,審核包括農產品全年銷售超過二十五萬元、每年投入農業資材十五萬元,或者要符合耕作面積等,也會由農糧署、農改場到現場實勘。
勞保局農民保險組長彭德明表示,全台有二百七十八個農會,想要入保農民可申請,預計六月底就能彙整各地農會及農改場的申報案件,再核發給付。
另外,農委會正推動「農民職災保險」,預計半年後試辦,試辦期長達三至五年,但有立委質疑,官方連「農民職災」的定義還很模糊,農委會依「先傷後病」為判定標準,恐怕也很難認定是職災。
立法院昨審查「農民健康保險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案,立委吳焜裕表示,職災認定須精準,地方也有職災專科醫師協助認定,這部分需釐清,立委蔣萬安也提醒,青年返鄉務農要先有農業安全保護意識,先進行教育,這會比給予職災保險來的更重要。
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噴農藥很容易判斷,農民大太陽下工作的熱衰竭,也很清楚,認定要「先傷後病」的判定原則;但為了要讓職災保險更完整,採自願性加保,試辦對象鎖定現有農保的一百一十六萬人,等到試辦期過,有農民職災更完整的統計資料,才能全面性執行農民職災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