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敘利亞男子在大馬士革郊區、東古塔區反政府軍占領的扎馬鎮街道上販賣蔬果維生。圖╱法新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敘利亞政府七日以化武攻擊東古塔區反政府軍,引發國際譴責。美國總統川普十一日推文揚言以飛彈回敬敘利亞,但此舉一來與他上任前宣稱「不介入敘利亞內戰」的立場相悖,二來可能傷及俄羅斯或伊朗軍隊,恐後患無窮。
川普推文警告敘利亞,明白表示飛彈「就要來了」。目前川普還在考慮到底要採取何種攻勢;白宮發言人桑德絲表示,「檯面上有許多選項,目前尚未決定」。
《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官員及軍事專家指出,當攻擊的規模愈大,造成意外傷亡風險愈高,和盟軍俄國及伊朗間的衝突也可能加劇。
七日的化武攻擊事件後,川普揚言在二十四至四十八小時內反擊,但迄未有動作,這也讓俄國和伊朗有所準備,移動人員和武器,當然敘國政府軍也是。美國國防部兩名官員說,敘利亞軍方已將兩架戰機移動至俄國基地內,因為美軍較可能避開這些地點。俄國也已推演美軍可能轟炸的目標來調度軍隊。
英國首相梅伊十二日召開內閣會議,表示已準備好加入美國主導的軍事行動,且可能仿效前任首相卡麥隆做法,跳過「尋求國會同意」而直接下令,當然此舉將招致批評。
預定本月訪問美國的法國總統馬克宏則表示,已決定參與打擊行動。法國在約旦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都有部署搭載巡弋飛彈的戰機。
若川普決定升高攻擊,出動戰機,則將面臨敘利亞空防挑戰。近三年來敘利亞大幅提升空防能力,而敘國空防系統裝備及技術來自俄國提供。俄國一手和盟軍合作,另一手則暗助敘國政府。
川普曾於二○一三年歐巴馬政府時期表示,若自己當總統「絕不會介入敘利亞」,如今顯然並非如此。且軍事行動增加誤傷友軍的風險,也可能演變成外交衝突,尤其可能讓美俄關係更形惡化。
去年四月初,美國對敘利亞一個空軍基地發射五十九枚戰斧巡弋飛彈,報復敘利亞政府以化武攻擊平民,這是敘利亞內戰六年來美軍首度直接攻擊阿塞德政權。美軍下令攻擊前已先知會俄方,讓後者有時間調動人員及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