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賣局台南支局安平出張所(後來的安順分室)修復後,入口「車寄」(門廊)弧形托架下方原本的木製柱頭被修掉了。
圖/吳淑玲翻攝
【本報台南報導】台南市定古蹟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南支局(後來的鹽埕分室)最近整修完成,遭長期投入古蹟研究的嘉南藥理科大觀光事業管理系助理教授陳信安指出「有地方修錯了!」建築物入口「車寄」(門廊)弧形托架下方原本是有木製柱頭的,修復後卻不見了!陳信安以整修前拍的照片柱子上還留有殘跡為佐證,他說,另一棟市定古蹟專賣局台南支局安平出張所(後來的安順分室)也修錯了,希望台南市文資處修回原狀。
台南市文資處長林喬彬表示,會先對當初的調查研究與修復好的建築,以及陳信安提出的意見,進行了解,古蹟修復有時候不一定要百分之百照原樣,也有學者認為台灣對文化資產的保存及修復作法太過保守,但如果是對於古蹟價值有很大的影響,就一定要修正,沒有修不修得回來的問題。
陳信安指出,原台灣總督府專賣局台南支局,及位在安順鹽場的專賣局台南支局安平出張所,建築格式是一樣的,應該是當時專賣局的通用圖面,安順分室的老照片,都是有柱頭的,而整修前他拍的照片,也都有柱頭遺蹟,卻都被修掉。
陳信安強調,木造洋風建築,以木頭製作出石造或磚造建築的古典柱式是一個重要特徵,像走廊內的附壁柱也有柱頭、柱身、柱腳的三段構成,廳長官舍也是這樣。沒了柱頭就是「沒頭沒腦」」柱身直接接上托架。而且兩棟建築物原始建築圖還在,圖上有柱頭,算是證據充足,不是臆測復原,若整修時建築師手邊資料不足而沒做,現在都有明確史料,應該復原補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