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金蜀卿北京報導】今年是中共十九大的開局之年,是大陸改革開放四十周年,也是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履職的第一年。「習近平新時代」寫入黨章,習想要帶領中國全面進入小康社會,勢必將做出翻天覆地的改革,今年「兩會」在修憲、人事與機構調整等重大議題上,將有大動作。
新華社二月二十五日報導,中共中央委員會關於修改憲法部分內容建議,將憲法第七十九條第三款:「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副主席每屆任期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連續任期不得超過兩屆。」將「連續任期不得超過兩屆」這句話刪除,為習近平任期延長修憲,消息一出,震驚海內外。
北京政情觀察家認為,修憲此舉利大於弊。去年中共十九大沒有任命接班人,習不受任期約束有助於政策延續。習已向全世界勾勒出中國偉大復興,全民經濟小康的中國夢,他必須確保十九大提出的兩個一百年的藍圖,避免路線之爭。
打虎悍將王歧山將接任國家副主席,王在十九大雖未進入政治局常委,之前王震作過兩屆政府局委員退休後,也作過國家副主席,有例可循。習近平的外交、外事隊伍強壯。中美關係是重中之重,王岐山重要工作是跟美國打交道。曾任駐美大使的楊潔篪將接國家副總理,專門管外事、外交。並由曾擔任駐日大使的王毅接國務委員,由曾任中國駐聯合國代表劉結一接任國台辦主任。台灣問題根源在美日,這些外事官員跟守門員一樣,將國際與兩岸關係清楚畫分開來。
機構改革方面,能源局將變為能源部,環保和國土資源整併。紀委工作主要是監督中共黨員,兩會將設立國家監察委,監督非中共黨員的一般公民。另傳聞港澳辦將與國台辦合併,由身兼中央委員的劉結一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