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遮屋簷不登記新制今天上路。圖/游智文
【本報台北訊】雨遮屋簷不登記新制今天上路,市場普遍認為,雖然適用新制的建案最快3月才出現,但效應很快會發酵,推案市場亂象可望逐漸改善,中古市場則會有買賣角力,並可能出現計價爭議。
雨遮與屋簷原本可登記計價,因部分建商刻意做大灌坪數,2011年改為可登記不計價,今天上路的新制則是新申請建照的建物全部不登記也不計價。德謙建設副總施孝文表示,建照申請到核發最快45天,加計春節,3月才會看到適用新制的建案。
法令規定預售屋買賣契約不能記載屋簷雨遮價款,但契約不寫,實際還是算錢,雨遮一樣比照室內坪數價格賣給消費者。
新制規定雨遮不予登記, 沒登記,沒坪數,就沒有計價問題,上述手法都會消失。隨舊建照建案去化,新制建案增加,市場對雨遮不列入銷售坪數形成共識,之前亂象可望逐漸改善。
中古成屋市場則不同,雖然新制不溯既往,成屋買賣雨遮仍可計坪計價,但買方會拿新制建案雨遮不算坪數,或是未來房子如果都更,雨遮不計入坪數為由,跟賣方殺價,買賣雙方將出現角力戰。
新制上路後,新取得建造的新建物雨遮不登記不計價,現有預售案維持可登記不計價,舊建物則是雨遮可登記可計價,將出現一國三制狀況,由於計算基準不同,購屋糾紛可能會因此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