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口長庚醫院。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哥哥30公克糞便,拯救重症弟弟一命。林口長庚最近完成國內第一例兒童「糞便腸道菌叢移植」個案,5歲男童誤食強鹼,導致食道嚴重灼傷、胃部損傷,且感染抗藥性極高的梭狀桿菌,血便、腹部腫脹,再移植11 歲哥哥新鮮糞便所純化過的腸道菌叢,2周後成功治癒。
吃大便,不再是損人話語,而是救人的先進醫療。長庚醫院兒童內科部教授邱政洵表示,這是台灣第一例以精準醫學方式導引腸道菌叢移植,透過次世代基因定序法,分析小病童及捐贈者的腸道菌相。基因檢測證實男童感染「困難梭狀桿菌」時,可說是「一肚子壞菌」,但糞便移植後2周,腸道菌相恢復正常,「好菌多多」。
該名男童在傳統抗生素治療無效後,糞便腸道菌叢移植,就成了值得考慮的治療選擇。家屬了解後,同意讓小兒子接受這項全新的治療,糞便捐贈者為11歲的哥哥,提供30公克新鮮糞便。
經過特殊處理,過濾雜質,予以純化、萃取,製成腸道菌叢混合物,加入250CC生理食鹽水,經由大腸鏡灌入男童的大腸、直腸等部位,也就是將健康哥哥的腸道菌叢移至弟弟的腸道系統。
移植2周後,病童腸道菌叢好菌變多,幾乎恢復到正常菌相,連續3次糞便追蹤檢查,均找不到梭狀桿菌,成功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