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庚醫院研究顯示,若一親等中有人是尿毒症患者,其家屬未來需要洗腎的風險是一般民眾的2.5倍。圖/余承翰
【本報台北訊】台灣近10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病,林口長庚醫院研究發現,一等親中若有人患末期腎病,家屬的洗腎風險是一般民眾的2.5倍,其中又以兄弟姊妹有罹病者的洗腎機率最高、為一般人的4.96倍,顯示末期腎病變有家族群聚的現象。
林口長庚團隊在臨床上發現腎臟病疑似有家族群聚現象,利用2013年度健保資料庫調出全國8萬多名末期腎病變患者資料進行分析,結果發現,一等親中若有人是尿毒症患者,家屬的洗腎風險是一般民眾的2.5倍。
進一步細分,若子女、父母有人患病,親屬洗腎風險分別為2.78、2.15倍。即便是沒有血緣關係的夫妻,若一人是末期腎病變患者,配偶的洗腎風險也為一般民眾1.66倍,顯示末期腎病變有家族群聚的現象。
研究進一步分析,發現患者罹病原因約30%來自遺傳,70%來自環境因素,家庭成員共同的生活與飲食習慣等因素僅占約10%。
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吳欣旭推測,家庭成員長期有相近的生活與飲食習慣,可能因此接觸到類似的環境毒害,腎臟病家庭群聚的詳細原因有待未來進一步探究。
吳欣旭提醒,家中若有人罹患慢性腎病,自己應定時量血壓、注意是否有泡泡尿、水腫、身體倦怠等症狀,並定期健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