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藝術家 人生轉折 雕佛像

 |2007.05.26
282觀看次
字級

【郭麗娟花蓮訊】工作室設在花蓮美侖溪畔的石雕藝術家林忠石,十二年前,正當事業順利之時,他的人生來了個大轉彎。罹患俗稱「巨人症」的「肢端肥大症」,接受兩次腦部手術,因為這樣的人生轉折,將他引向佛雕之路。

一九九五年,由民間團體主辦的第一屆「花蓮國際石雕藝術營」在鹽寮國小開鑼,當時負責總務工作的他,卻發現自己的身體浮腫。後來在門諾醫院接受腦部手術。「或許是老天對我的考驗吧,要我經歷種種磨難與劫數,置之死地而後生,然後重新出發,接近諸佛。」佛教信仰讓大病初癒的他,獲得心靈的寧靜與安詳,也因此對佛像雕刻,產生濃厚興趣,經過自我省思與感應,發現雕刻觀音菩薩時,內心法喜充滿,為了讓眾生能透過石雕藝術親近佛法,林忠石發願要雕刻一百尊觀音聖像。

初始,他以「三十三觀音」為摩本;「三十三觀音」的來源,雖是根據《普門品》中所描繪而來的形象,但是許多已經成為民間信仰中的重要佛菩薩,如「白衣觀音」、「送子觀音」、「水月觀音」、「持蓮觀音」等。他以寫實手法,雕刻考據自唐、宋、隋各朝的各式觀音法相,並大量閱讀佛教藝術書籍、蒐集古代佛像,甚至遠赴中國大同石窟、敦煌莫高窟參訪研究,漸漸地,他雕作的觀音,自然流露慈悲喜捨容顏,而廣受歡迎。

「雕刻觀音系列讓我心境平和,不會大喜大悲。」林忠石表示,佛法裡的「成住壞空、生住異滅」讓他深有體悟,六祖惠能大師法語「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更讓他坦然地悅納外型的改變,繼而轉化為作品,呈現內斂、萬般諸緣了然於心的內在省悟。

談到相由心生,林忠石強調,雕刻佛像時,如果心情惡劣就會影響法相。回想多年前為了賺錢,他曾快速地雕作一尊佛像交差,後來他因緣巧合的再度看到這尊佛像,「總覺得祂的雙眼瞪著我,是責備,也是憤怒,讓我當下毛骨悚然。」林忠石語氣中充滿自責。

他的佛雕作品,大多採用最能表現觀音潔淨飄逸的中國漢白玉,還會輔以天然植物染料,為漢白玉加彩,展現古樸沉靜韻味。走過死亡幽谷的林忠石,從佛法及佛雕中找到生命的力量與出口,這位生命勇者,不僅用雕刀鑿出藝術視野,也鑿出生命的寬度與厚度。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