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保大缺陷 真農民沒農保

 |2017.11.26
3050觀看次
字級
農民健康保險漏洞大、機制出問題,真農民竟沒農保。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農民健康保險漏洞大、機制出問題。農委會查假農民、欲建置農保職業災害等健全農民保障,另一方面,卻有大批真農民反映,他們從農多年,是真正的田間勞動者,可是卻因農保機制未與時俱進,原本的規定出現大漏洞,導致真農民遲遲無法享有農保保障,離譜問題反映多年,仍亟待解決中。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希望年底可以提出一個初步解方。

根據農業發展條例,凡是實際務農者就是農民,可是農保中卻規定,擁有自耕土地超過零點一公頃,或者租用超過零點二公頃的土地才具農保資格,且土地地目還必須是要在農用土地上種植,才具農保資格。

農地高貴 世界之最

不過,隨著時勢變遷,不僅農地取得愈來愈不容易,農委會統計,我國農地價格世界之最,不僅每公頃農地平均高達一千多萬元、宜蘭、桃園更超過三千多萬元,連農委會官員也直呼:「價格這麼高、誰買得起?」;另外,農保制度「認地不認人」,也是導致佃農無法參加農保的主因,因為原本的地主若讓出給佃農加保,則必須退保,等於失去原有保障。

農業規模 不應看地大小

另外,也有許多農民反映,因租不起農地,他們長年在河川局釋出的河床地上耕作,即使有實際務農,但因地目不是農業用地,也不具農保資格;另還有農民表示,自家農地幾十年前被政府化為都市發展用地,變成建地,可是家中持續務農,因地目不合,也無法保農保。青農也呼籲政府思維應改變,農保不該再只是「綁地」來看農業規模,有人農業所得每年都超過七十萬元,「地小不代表沒有農業規模」。

草屯鎮廖姓農民最近搬到南投市和兒子同住,戶籍遷離草屯,被鎮農會認定出會,失去會員和農保資格。八八風災過後,南投縣府希望信義鄉神木村民離開滿目瘡痍又危險的災區,在南投市加苳腳興建二樓透天厝安置。沒想到房子落成交屋,卻沒有人願搬離神木村,都是農民擔心喪失農保資格的怪現象。

遷戶籍失農保 違憲法精神

草屯農會理事簡峻庭質疑,憲法保障人民遷徒自由,只因遷移戶籍就喪失農保資格,有違憲法精神。簡峻庭說,現在遷出、遷入戶籍可立即以電腦連線作業,基層農會要一、二個月才開一次理事會審查新入會的會員資格,「戶政快跑,農會審查慢半拍」怪現象,讓農民吃悶虧;也有老農不知遷籍出會後,要趕快到新的設籍地辦理入會,這一耽擱,很可能使農會會員資格、農民中斷一年半載,權益受損。

喪失農保資格,影響每月向農會領取七二五六元老農津貼的權益,農保年資未滿十五年的新入會會員,要通過資格審查,確認有農耕事實,年資才能銜接認定。

政府稽查假農民之際,有一群長年耕作、為台灣農糧奮鬥的真農民的權益,卻被長期忽視,台灣農村經濟學會理事長楊明憲表示,相關問題已使得政府補助、許多政策美意無法落實照顧到實際耕作者,影響到耕種人的權益,政府必須好好解決這個問題;地球公民基金會專員吳其融認為,除了綁地之外,無論是透過耕作證明或者農產品買賣等資料,就能從寬認定實際從農者,給予保障。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