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今年初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餘下十一個成員國於周四在沒有美國參與下,在越南峴港舉行的部長會議上繼續談判。日本率先在亞太經合會(APEC)峰會前,對外宣稱各國已達成框架協議,但加拿大否認其事,口徑不一反映TPP談判出現分歧。
美國總統川普上任後採取的首個行動,就是宣布美國退出TPP,轉而傾向支持雙邊貿易協議,甚至重回保護主義,令TPP的存廢充滿疑問。而大力推動TPP「起死回生」的日本則一直努力遊說其他成員國保留TPP以抗衡中國。然而一些成員國卻態度不積極,顯得不願急推TPP的進程。
日本經濟再生部長茂木敏充周四被問及TPP部長級會議成果時說:「(他們)原則上達成共識。」,並指出部長們已出爐一份避免重談整個協議的「暫緩執行條款清單」 ,亦保留空間讓美國在未來重回TPP。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周五亦說,歡迎部長級會議達致了廣泛的協議。
但加拿大貿易部長尚帕涅在推特上稱:「儘管有這方面的報導,但並沒有就TPP原則上達成共識。」日本與加拿大雙方各說各話,凸顯重振TPP繼續面臨挑戰。
而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周五表示,代表們周四晚挑燈夜戰至周五凌晨三時談判,並在周五下午繼續談判,以期達致共識。他表示有信心最終達成協議。
加拿大周三曾表示不會草率重振TPP。與墨西哥一樣,加拿大與川普政府就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的重新協商,已使得加國的立場進一步複雜化。但墨西哥貿易部長周四也表示TPP成員國在會談中達致了共識,但他沒有給予詳情。越南貿易部長陳俊英稱,雖然各國在貿易和保護主義上意見分歧,但他仍以「取得很好的成果」來表示會議成功。
TPP由美國時任總統歐巴馬於二○一○年在APEC峰會上發起,惟其繼任人川普今年初簽署行政命令,讓美國正式退出,令TPP陷入停滯,更恐遭中國積極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取代。RCEP共有十六個簽署國,包括日本、印度、澳洲,但亦沒有美國在內,成員國希望於今年內確定最終的協議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