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奇異果
每天打電話回澎湖給老爸,都可從他的對話中,了解到澎湖天氣的變化。
春天雨水多,他種花生、種菜,總期盼天公作美,讓他的農作物能順利成長;夏天熱浪來襲,老爸說雨愈下愈熱,他常在黃昏後,拿著釣竿守著碼頭、守著月光,希望魚兒上勾收獲滿滿,為家中加菜,就像我們小時候在家的生活一樣,只不過,老爸現在已經老了。
秋天到的時候,老爸就說他在家養雞種菜,生活過得恬淡,要我不用擔心;而秋天走了之後,冬天以十幾級東北季風的威力,告訴澎湖鄉親們:「我來了!」風一來,島上萬事萬物都有了「冬眠卡實在」的心理準備,連人們也懶得出門,除非要上班或是有要事,否則誰也不願意在冷空氣中與強風接觸。
小學時,每天走路上下學,我最討厭的季節就是冬天。因為以前沒有防風措施,冬天一來,強勁的東北季風夾雜著沙土向我們吹襲,臉往往被打得刺痛不已。當時的我們根本無法可想,只能任其吹打,感覺那段上學的路途變得好長、好遠。
即使回到家,窗戶也被風吹得呼呼作響,彷彿強風就要破窗而入。由於早年的木頭門窗都有空隙,所以即使人在家中坐,風也會乘隙而入,讓人感到一陣寒意。而那時衣物的保暖度明顯不足,棉被雖然很厚,卻不足以禦寒,只好一家人湊一起,以體溫相互取暖。
長大遠嫁他方後,偶爾才回到故鄉省親,冬天能回去的機會更少,對東北季風的記憶也愈來愈遙遠。這天,高雄天氣還很熱,打電話回家,那頭又傳來東北季風呼呼的聲響。老爸說,起風了,一直叮嚀要我們多加衣裳,免得著涼。但老爸卻不知道,那樣張狂的東北季風是海島的特產,我們這裡沒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