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嚴重雙膝關節退化,還有多處骨刺(左圖),經PRP與增生注射療法後(右圖),關節間隙變大減少磨損,退化及疼痛程度都改善。圖/取自網路
【本報台中訊】65歲的曾姓婦人罹患嚴重退化性關節炎,雙膝膝蓋長年疼痛,難以行走,就醫發現關節硬骨磨損變形、膝關節空隙狹窄、有明顯骨刺,退化程度達第四級。由於婦人不願開刀,在醫師建議下接受PRP(血小板濃厚血漿)生長因子注射及增生注射,1個多月後不再疼痛,3個月後逐漸能行走,追蹤發現膝蓋已有「回春」跡象。
洪豐建表示,PRP組織修復生長因子注射療法是抽取自體少量血液,經萃取得到高濃度血小板血漿,可刺激細胞增生的活性,加速修復組織,並增生膠原蛋白與玻尿酸。增生注射療法的主要成份則為高濃度葡萄糖及維生素B12,可刺激肌腱、韌帶、關節等軟骨軟組織修復,緩解疼痛及增強軟組織強度。
除了退化性關節炎患者、肌腱軟組織或退化性病變(如網球肘、跟腱炎、臏腱炎)及肌肉拉傷等,都可採用PRP注射療法。 不過,有血小板過低、敗血症、血癌、急慢性傳染病及免疫系統疾病患者,或欲注射部位有感染現象者,則不適用該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