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翻轉教育──「培養卓越的下一代」 |2017.10.15 語音朗讀 316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永本法師 知玉法師 石佩蓉老師 文/人間社記者李生鳳 福慧家園主題共修十月八日講題「談翻轉教育─培養卓越的下一代」,由佛光山電子大藏經主任永本法師主持,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知玉法師、高雄仁武高中音樂教師石佩蓉,以及國際佛光會中華佛光青年總團中區團務長卓姿吟,以自身的經歷分享如何因為「翻轉」,而有了改變的契機。 重新來過 觀念轉變命運改變 卓姿吟在學校求學時期,並不是所謂的「勝利組」,加上父母非常在意成績,因考試成績不好遭打罵是家常便飯,為此很有感觸,「學校雖能傳授知識技能,但家庭教育給的是價值觀和態度的養成,對一生的影響更為重要。」 「好在我的父母親『重新來過』。」卓姿吟說,父母的改變其實很單純,就是成為佛光人後,經歷不少職務的歷練,當中的種種轉折。讓他們對孩子的教養態度也逐漸轉變,如今是以慈悲的身教言行對待。 卓姿吟分享擔任福山青年團團長期間,某次參加活動回程在高速公路上發生連環車禍,好在她和其他同行的青年並無大礙,經歷這次無常後,覺得一切都要感謝佛菩薩,並期許要更發心、努力。卓姿吟說,如果能重新來過,希望早些認識佛光山和青年團,學習集體創作,「當觀念改變,自然連態度、習慣、人格都能轉變,最後翻轉命運。」 只因問心無愧 帶領盲生走向光明 獲得高雄市Super教師獎的石佩蓉,充滿對教育的熱忱。她指出,有的學生因學科不好,挫折感很重,但或許他是個愛歌唱的孩子,不妨給予機會鼓勵,培養自信,「當一個人看待自己圓滿時,也能以圓滿的角度看待別人。」 石佩蓉因為母親一句「凡做任何事,但求問心無愧,不須在意別人的評價」,養成她無論做任何事,只問自己是否達到盡心盡力的人生態度。石佩蓉認為,從事教育是件很有意義的事,因為無論學生的背景如何,他們在老師的面前都是平等的個體,是一視同仁的。 石佩蓉因不忍學校一名全盲的學生,在體育課時只能坐在輔導室虛度光陰,於是利用自己空堂的時間,指導這名學生唱歌,並在學校音樂會上演出,獲得廣大回響,這名學生後來有了許多額外演出的機會,逐漸更有自信心。 從有學位到無學位 佛學院的減法教育 知玉法師分享從一名量子力學博士,翻轉到沒有學位的叢林學院就讀,生長在佛化家庭的知玉法師,對佛法的信仰早已深耕在心中,在美國讀研究所期間,聽從母親的叮嚀,到當地的佛光山道場共修,然而有感這畢竟是源自父母的信仰,於是開始探索真正想要的東西,不知不覺遊歷了二十幾個國家,「然而當看遍不同的風景後,發現有個唯獨沒去過的地方,就是自己的內心。」 有回在大陸蘇州,聽到佛堂的鐘聲響起,剎那的心情是無比平靜,覺得幼時深耕心中的種子已經真正萌芽,回來讀誦《金剛經》,被當中的「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深深震撼,想到人生的一切是如此無法捉摸,能倚靠的終究唯有內心,於是完成博士學位後,毅然決定到叢林學院,修習心性的學位。 知玉法師分享在叢林學院從摺棉被的過程中,折服了傲慢與剛強,說明在佛學院的學習是透過諸多生活小事,看到自己心境的起伏,並找出對治的方法,轉虛榮為樸實、轉高傲到謙卑、轉學位為無學位,用正確的態度面對每一個生命中的課題。 他認為,一般的教育總是要再多些證照、技能,不斷向上加乘;佛門則是「減法的教育」─減少習氣、牽掛,將會阻礙佛性的東西一分一分的減去,以佛法教育自己,放下執著與煩惱。 永本法師分享,翻轉教育就是翻轉價值觀,如同大家學佛後,觀念翻轉,讓人生更加美滿,轉變觀念要透過佛法的智慧,翻轉煩惱為菩提,心中有佛法,就可以翻轉價值觀,讓人生更亮麗。 前一篇文章 朗朗晴空 「禪」是什麼? 下一篇文章 共修看板 熱門新聞 01聯合國衛塞節慶典 佛光山與會2025.05.0802【國學探究】 人相忘乎道術:《莊子》論「忘」的生命智慧2025.05.0603長期運動協調身心 能增深層睡眠時間2025.05.0604量子糾纏與量子技術2025.05.0605桑椹養顏抗衰老 母親節蛋糕好選擇2025.05.0606小粒子 大未來2025.05.0607星雲大師全集【講演集】緣起與還滅─從佛教的觀點 看未來的世界 4-32025.05.0808如是說2025.05.0709曼谷文教中心 親子彩繪燈籠 2025.05.0810【創作花園】揮出信心2025.05.06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人間行者心】出家生命的意義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晨齋語錄】覺悟【人間行者心】翁啟泰老菩薩 奉行一師一道【佛光山口述歷史系列】佛光會成立 人間佛教新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