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夏季高溫屢創新高,室內冷氣愈開愈強,電費也愈來愈驚人,台達電昨天在高雄駁二舉辦綠建築展,不只提出城市節能減碳良方、展示那瑪夏民權國小的圖書館,也帶觀眾走入「阿乾ㄟ厝」,了解如何二個月只花三百元電費,還能舒服、環保過日子。
「八一五大停電後,民眾並沒有因此對能源消耗更加謹慎。」台達電子董事長海英俊昨天出席綠建築展時感嘆,台灣有百分之九十九的能源都靠進口,能源自給率很低,但是台灣的能源卻是全世界最便宜的國家之一,民眾對珍惜電力無感,「與其想增加一成的電,不如省下一成的電,這種做法更有效率。」
「台灣面對缺電危機,最簡單、直接的方式,就是透過省電方式來節電」,海英俊強調,根據統計,一座綠建築可以省三成的電,台達從二○○六年開始推廣綠建築,台電每年售電近二千兩百億度,省一成的電比增加一成的電容易得多,若能透過聰明節電、智慧科技的方法來節電,就能因應缺電危機,也能夠實質減碳。要增加一成電,不管是透過天然氣、煤等能源都不容易。
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節能」的確是非常正確的作法,除了從用戶端節能之外,設備端也能透過智慧電網等方式讓輸配電更有效率。至於近日熱烈討論的大潭天然氣電廠,詹順貴表示,離岸風機的發展已能與保育找到平衡點,「像是近期的福海彰化離岸風力發電案「敗部復活」不用進二階,退回專案小組再審,就是一例」,他預期接下來的案件,會十分順利。
針對海英俊的建議,經濟部能源局長林全能坦承,「節電是涉及到能源消耗的行為改變,也不是一下子能做到」,但是若能透過聰明節電、智慧科技的方法來節電,就能因應缺電危機,也能夠實質減碳。
「在『阿乾的厝』裡,不只燈飾都改為較節能的LED燈,還可以看到至少五種節能減碳新提案。」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副執行長張揚乾指出,第一種是儲能電池,可以把離峰時間的便宜電力貯存起來,取帶用電尖峰時刻的電。另外,也能透過「全熱交換器」,把室內冷氣吸進來,跟外氣交換,減少空調的負擔。
除實質省電外,張揚乾分享,他的家中裝了一個水撲滿,將屋簷的水儲存起來,可以用來拖地或洗馬,此外,還能把浴缸裡用畢的洗澡水,透過抽水馬達,直接抽進馬桶中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