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的書法作品。
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人間社記者李生鳳大樹報導】「佛光之美─佛光山二○一七僧眾作品聯展」九日於佛光緣美術館開幕,近三百人參加,透過全球佛光山道場徵件,逾二百二十二件作品展出,涵蓋攝影、繪畫、書法、陶藝等,開幕由佛光山國樂班、人間歌唱班多名法師演出,展現佛光山徒眾的藝術長才,獲得熱烈掌聲不斷。
佛光山寺住持心保和尚代表主辦單位致詞指出,所有展出作品是大家善用時間所做的佛教藝術創作,星雲大師將佛法的弘揚運用在文化藝術上,期盼透過創作,讓佛法的傳播更加多元,期盼每件作品都能發光發熱,如同菩薩般接引眾生。
中國藝術研究院宗教藝術中心主任田青表示,他與佛光山有二十多年的深厚因緣,但每次回來都有新的感受,尤其聆聽法師的演奏和演唱後,連擔任歌唱比賽評委素有「鐵面評委」之稱的他,都不禁要讚歎這是發自內心的歌聲和才藝,對佛光山的僧眾更刮目相看,引述孔子評論《韶樂》的「盡美矣,又盡善也」,肯定佛光山徒眾的作品在弘揚佛法的盡善盡美,相信這群以藝術創作弘法的「出家的藝術家」,必定功德圓滿。
提供平台 璞玉雕琢成形
高雄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洪根深說,佛光山的僧眾,以最真誠的心創作,呈現純淨與善美的「佛光之美」,佛光山以音樂、藝術傳達佛法理念,將佛教引領到至善至美境地,盼人間佛教透過藝術、文化和教育所種下的種子,逐漸收穫和壯大。
展出代表佛光山寺副住持慧昭法師表示,星雲大師提供很好的平台,讓大家發揮所長,落實藝術佛法化、佛法藝術化,大家的作品除外相的善美外,還呈現作者的用心。「如果我是一顆石頭,那最大的福分就是來對了地方,在此遇到星雲大師、諸上善人,透過雕琢彰顯生命的可貴。」展出代表法堂書記室道璞法師引述星雲大師的《星雲日記》提及,佛光山有不少人才是璞玉,等待被雕琢成形。道璞法師說,「我在眾中,眾中有我」所有參展者的歡喜就在創作裡。
包括佛光山開山寮特助慈惠法師、傳燈會會長慈容法師等多位嘉賓剪綵開幕,隨後進入展場欣賞作品,由佛館館長如常法師從旁介紹和解說,作品包括泰華寺住持心定和尚的書法、慧昭法師的攝影作品、國際書展海報設計、繪本作品原稿、陶作,line貼圖設計,現場有多名參展者說明創作理念,讓大家看到佛光山的僧眾,除了學佛、拜佛外,並以藝術為修持,呈現多才多藝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