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邊的鈷藍箭毒小蛙體型僅一點五公分,與右邊的成蛙相比很迷你。
【本報台北訊】北市動物園日前記錄到鈷藍箭毒蛙搭背求偶畫面,而配對的個體也陸續產下愛的結晶,時隔九十一天,出現首隻變態完成的小蛙,小蛙體型僅一點五公分、藍色體色清晰可見,未來民眾可在兩棲爬蟲館一睹鈷藍箭毒小蛙的可愛魅力。
北市動物園表示,「鈷藍」是一種藍色顏料的名稱,鈷藍箭毒蛙正因為身上美麗的漸層藍色而得名,牠們在照養環境中的一舉一動,也總是讓參觀兩棲爬蟲館的民眾看得目不轉睛。
日前驚喜見證鈷藍箭毒蛙求偶搭背、產卵的關鍵時刻,經過九十一天的等待,首隻鈷藍箭毒蛙蝌蚪變態完成,體型約一點五公分的小蛙,對比成蛙約四至五公分的體型顯得相當迷你,身上漂亮的藍色色澤已清晰可見。
「箭毒小蛙上岸後,首先迎來的新考驗便是『吃』。」北市動物園發言人曹先紹表示,成蛙的食物對小蛙來說過於巨大,保育員只好自行繁殖跳蟲,維持牠們的糧食供應,大幅提升箭毒蛙小蛙的存活率。